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楊士奇曰:「《書傳纂疏》六卷,分為三冊,元新安陳櫟輯。」 櫟字壽翁,號定宇。今讀《書傳》者,率資此書及董鼎纂注。吾外氏有《書傳會通》,尤詳備,而今學者多未及見。余雖見之,亦未及錄也。

董鼎《尚書輯錄纂注》六卷。

鼎《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子真卿《跋》。亦另載。

陳櫟曰:「鄱陽深山董公。宗蔡氏《書傳》。輯《朱子語錄》,增諸家注解,間以己意發明之。」

鼎字季亨德興人

許謙「《讀書叢說》六卷。」

黃溍曰:「先生《書說》時有與蔡氏不能盡合者,要歸于是而已。」

謙《自序》按:《序》已別載,不重錄。

張樞《序》。亦另載。

《俞實序》。亦另載。

王充耘「《讀書管見》二卷。」

字與耕,吉水人。登元統甲戌進士,授永州同知,以母老棄官歸。著是書外,有《四書經疑貫通》,失傳。

《書義主意》六卷。

劉景文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余芑舒《讀蔡傳疑》一卷。《書傳解》。

《姓譜》:「德興人。」

嚴。《書說》:

《吳澂》曰:「章貢嚴氏,篤志嗜經,於書有說,如金屑花片,雖未底渾全,然嘗鼎一臠,已可知矣。」

俞元燮《尚書集傳》十卷。未見《或問》二卷。未見

字邦亮,建寧人,徙長洲。其卒也,《虞集》銘之。

元明善《尚書》節文。

字復初。以太子文學事文宗於東宮。陞翰林直學士。譯「《尚書》節文」 以進。每奏一篇必稱善。

李天篪《書經疏》。

《江西通志》:「吉水人。得劉靜修道學之傳。」

陳悅《道書義斷法》六卷。

此亦科舉書,後附《作義要訣》,新安劉士毅所輯。

王天與《尚書纂傳》四十六卷。

《天與》:《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韓信同《書經講義》。未見

《閩書》:字伯循,寧德人,受業陳普之門。

呂椿《尚書直解》。

《閩書》:「椿字之壽,晉江人。初從丘釣磯學,貧隱授徒。所著有《春秋精義》《詩書直解》《禮記解》。」

陳師凱「《書蔡傳旁通》六卷。」

彭蠡人。至治辛酉為此書。名物度數。必詳究所出。

倪士毅《尚書作義要訣》四卷。

按是書乃元時舉子兔園冊。山東趙氏作。仲弘《改葬誌》。稱于他經皆未就。度此必書坊偽托也。

周聞孫《尚書一覽》。未見

《吉水志》字以立。至正辛巳舉人,鼇溪書院山長。

余日強《尚書補注》。

楊維楨曰。字產壯。崑山人。學通《六經》百氏。

馬道貫「《尚書疏義》六卷。」未見

字德珍,金華東陽人。師事許謙,自號《一得叟》。

丘迪《尚書辨疑》。

姑蘇志迪,字彥啟。從熊朋來學,著《書辨疑》。

王文澤《尚書制度圖纂》三卷。

《松江府志》:「字伯雨,別號梅泉,為府學訓導。」

韓性《尚書辨疑》一卷。

《紹興府志》:「韓性字明善,會稽人。賜諡莊節先生。」

邵光祖《尚書集義》六卷。未見

字弘道。張士誠據吳,授湖州學正,不赴,布衣以終。

季仁壽《春谷讀書記》。

《括蒼彙記》:「字山甫,龍泉人。元末婺州教授。」

劉三吾等《書傳會選》六卷。

《實錄》:「洪武十年三月,上與群臣論天與日月五星之行,翰林應奉傅藻、典籍黃麟、考功監臣郭傅皆以蔡氏左旋之說為對。上曰:『天左旋,日月五星皆右旋,《二十八宿經》也。附天體而不動,日月五星,緯乎天者也。朕自起兵以來,與善推步者仰觀天象,二十有三年矣。嘗於天氣清爽之夜,指一宿為主,太陰居是宿之西,相去丈許。盡一夜,則太陰漸過而東矣。由此觀之,則是右旋。曆家亦嘗論之,蔡氏謂為左旋,此則儒家之說。爾等不晰而論之,豈所謂格物致知之學乎』?」 二十七年四月丙戌,詔徵儒臣,定正宋儒蔡氏書傳。上觀蔡氏《書傳》,日月五星運行與朱子《詩傳》不同,及其他注說與鄱陽鄒季友所論,間有未安者,遂詔徵天下儒臣定正之。于是太子少保唐鐸等舉翰林編修致仕張美和,國子監博士致仕錢宰,助教致仕靳觀,教授高讓,學正王子謙,教諭張士諤、俞友仁、何原銘、傅子裕、周惟善,訓導唐棐、周寬、趙信、洪初、萬鈞、王賓、謝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