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舉「博學宏詞科」 ,官至「太常寺簿、知開州。」

陳經《尚書詳解》。《宋志》「五十卷。」

《經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姓譜》:「經字正甫,安福人。慶元中進士,官終奉議郎,泉州泊幹。」

胡誼「《尚書釋疑》十卷。」

《寧波府志》:「胡誼字正之,奉化人。與兄謙師事袁燮,自號觀省佚翁。」

鄭思忱《尚書釋》。

《閩書》:「思忱字景千,安溪人。授《尚書》于西溪李季辨,解析精詣,生徒常百數。嘉定三年,詞賦首鄉薦,中第,歷浙東參議官。」

滕鈆《尚書大意》。

《姓譜》:「鈆字和叔,婺源人。合肥令珙之子,為安邑令。」《方岳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陳大猷《東齋書傳會通》十一卷。

《尚書集說或問》二卷。

《大猷目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劉欽《書經衍義》。

《閩書》:「欽字子時,建安人。從蔡沈學,以蔭補官,轉朝奉大夫,陞殿中侍御史,仝知樞密諫院事,歸隱武夷,自號冰壺散人。終朝請大夫,卒諡忠簡。」

董夢程《尚書訓釋》。

《江西通志》:「夢程字萬星,號介軒。得朱子之學于黃勉齋。登開禧進士,官朝議大夫、知欽州。」

舒津《尚書解》。

《兩浙名賢錄》:「舒津字通叟,奉化人。景定三年進士,官太學博士,知平江。」

程穆《尚書約義》。

《徽州府志》:「休寧人。著書約義,倉使王伯大序其書。」

成申之《四百家尚書集解》。《宋志》五十八卷。

《四川總志》:「成申之,眉州人,紹定進士。紹興初,隆慶知府。」

張葆舒《書蔡傳》訂誤。

《江西通志》:「葆舒號虛緣,德興人。」

馬廷鸞「《尚書》蔡傳會編。」

《姓譜》:「馬廷鸞字翔仲,樂平人。淳祐間進士,累官右丞相兼樞密使。與賈似道不合,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劉元剛《尚書演義》。

文天祥志墓曰:「先生字南夫,吉水縣人。嘉定十六年登進士第,官至郡守。家無餘貲,蕭然環堵,四方學者執經問字,相繼于門。先生誘掖懇懇,不啻父兄之遇。子弟遺墨,有《詩》《書》《論語》《孟子演義》若干卷。任左藏日,以《孝經》《論語》《孟子演義》上進,有旨降付資善堂。」

趙若燭《書經箋註觕通》

《袁州府志》:「趙若燭字竹逸,宜春人。寶慶二年進士,知光澤縣事。宋亡不仕,教授於鄉。」

何逢原《尚書通旨》。

《嚴州府志》:「字文瀾,分水人。咸淳間,官中書舍人。至元中,程文海薦之朝,授福建儒學提舉,辭不赴。」

王柏《書疑》:《宋志》九卷,又「《讀書記》十卷。」《書經章句》: 《尚書附傳》。《宋志》「四十卷。」

柏《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於《舜典》「舜讓於德弗嗣」 下,補《論語》「帝曰咨爾舜」 二十四字。於「敬敷五教在寬」 下,補《孟子》「勞之來之」 二十二字。餘皆更易經文次第之,亦知者之過也。

金履祥「《尚書注》十二卷。」《尚書表注》二卷。

履祥《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柳貫曰:「先生早歲所著《尚書章釋句解》既成書矣。一日超然自悟,擺脫眾說,獨抱遺經,復讀玩味,則其節目明整,脈絡通貫,中間枝葉與夫訛謬,一一易見。因推本父師之意,正句畫段,提其章指與其義理之微,事為之概,考正字文之誤,表諸四闌之外,曰《尚書表注》,而自序之。」

黃景昌《尚書蔡氏傳正誤》

《兩浙名賢錄》:「黃景昌字清遠,浦江人。從方鳳、吳思齊、謝翱游,通《五經》,自號田居子。」

趙孟頫《書今古文集注》:未見

孟頫《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男:《維跋》亦另載。

《兩浙名賢錄》:「趙孟頫字子昂,吳興人,宋之宗室也。至元間,累官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

吳澄《書經纂言》四卷。

澄《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顧應祥《序》。亦另載。

陳櫟《書解折衷》。

櫟《自序》:按:《序》已別載,不重錄。

《尚書集傳纂疏》六卷。

櫟《自序》:亦另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