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2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曆密院,劄令赴行在。蔡雖不應命,人猶以聘君稱之。 晦翁以道學不容子,時胡閎章疏併及蔡,謂之妖人, 坐謫道州以死。蔡善地理學,每與鄉人卜葬,或改定 吉凶,不能皆驗。及貶,有贈詩者曰:『掘盡人家好丘隴』」, 冤魂欲訴更無由。先生若有《堯夫術》,何不先言去道 州。

廖應淮

按《建昌府志》:「廖應淮,字學海,自號溟涬生,南城人。宋 末布衣,抱負奇氣,好研磨運氣推移及方技諸家。年 三十,遊杭,扣閽投匭,疏丁大全誤國狀,配漢陽軍,荷 校行歌,出國門,道傍人嘖嘖壯之。遇蜀人杜可久于 漢江濱,禱營將,為脫其戍籍,授以卲子先天易數。其 筭由先天起數,應淮神警,一問輒了。道士指畫未到」, 輒先意逆悟,道士自以為不可及。常坐臨安樓市大 衍卜,卜已,輒閉樓危坐,取一鬟按劍自鍛之,當火少 休,則危坐以為常。嘗殿院曾顏子家索酒,飲酣,抵掌 放歌,坐者皆詫。見賈似道直言宋鼎將移,語畢亦徑 出。國子監簿吳浚以《先天易箋》《陰符經》六花陳法質 之,應淮擲其稿于地曰:「誤天下國家者,此書也。」浚欲 從之受《易》,罵曰:「大莫大乎範圍,精莫精於曲成,若黃 口兒可以語此人皆邵子矣!」後以其數學授進士彭 復之以傳。鄱陽傅立云:應淮論後天,尊羲畫為經,姬 辭孔繫為傳,黜《文言》、彖象為九卿之辭。又曰:「《說卦》非 聖人不能作,《繫辭上傳》類門人《說卦》耳,《序卦》直世儒 之陋談。」遊宣歙十年,著《元元集》《曆髓》《星野指南》《象滋 說》《會譜》《畫前玅旨》,約十萬言。其為人尚氣使酒難近, 見《易說》傳疏,不問淺深,輒訕笑以為樂,即程、張不免。 宋文憲濂以為廖生聰明絕人,而未聞道,卒局于數 云。嘗為之贊曰:「睠生之為胡,乃神以著。徵之古聖,匪 程伊度。何以言之,卒淪于數。一曲之淹,不通其故。《易》 道既」泯,《數》亦不類。激贊于古,發我長喟。月出皎兮,在 天之心。在天之心,何古何今?

張康

按《元史張康傳》:「康字汝安,號明遠,潭州湘潭人。祖安 厚,父世英。康早孤,力學,旁通術數,宋呂文德、江萬里、 留夢炎皆推重之,辟置幕下。宋亡,隱衡山。至元十四 年,世祖遣中丞崔彧祀南嶽,就訪隱逸。彧兄湖南行 省參政崔斌言康隱衡山,學通天文地理。彧還,具以 聞。遣使召康與斌偕至京師。十五年夏四月至上都」, 見帝,親試所學,大驗,授著作佐郎,仍以內嬪松夫人 妻之。凡召對,禮遇殊厚,呼以「明遠」而不名。嘗面諭凡 有所問,使極言之。十八年,康上奏:「歲壬午,太乙理艮 宮,主大將客、參將囚。直符治事,正屬燕分。」明年春,京 城當有盜兵,事干將相。十九年三月,盜果起京師,殺 阿合馬等。帝欲征日本,命康以太乙推之,康奏曰:「南 國甫定,民力未蘇,且今年《太乙》無筭,舉兵不利。」從之。 嘗賜太史院錢,分千貫以與康,不受,眾服其廉。久之, 乞歸田里,優詔不許,遷奉直大夫、祕書監丞,年六十 五卒。子天祐。

李俊民

按《元史李俊民傳》:「俊民,字用章,澤州人。得河南程氏 傳受之學。金承安中,舉進士第一,應奉翰林文字。未 幾,棄官不仕,以所學教授鄉里,從之者甚盛,至有不 遠千里而來者。金源南遷,隱于嵩山,後徙懷州,俄復 隱於西山。既而變起倉猝,人服其先知。俊民在河南 時,隱士荊先生者,授以邵雍《皇極數》。時之知數者,無」 出劉秉忠之右,亦自以為弗及也。世祖在潛藩,以安 車召之,延訪無虛日,遂乞還山。世祖重違其意,遣中 貴人護送之,又嘗令張仲一問以禎祥,及即位,其言 皆驗,而俊民已死,賜諡「莊靜先生。」

俞竹心

按《輟耕錄》:術士俞竹心者,居慶元,嗜酒落魄,與人寡 合。順其意者,即與推算,醉筆如飛,略不構思,頃刻千 餘言,道已往之事極驗,時皆以為異人。至元己卯間, 婁敬之為本路治中,嘗以休咎叩之,答曰:「公他日直 至一品便休。」婁深信其說,棄職別進。適值壬午更化, 俯就省掾,陞除益都府判,改換押字,宛然真書「一品」 二字。未幾,卒於官所。此偶然耶?抑數使然耶?

祝泌

按《饒州府志》:「祝泌,字子涇,德興人。得《皇極數》於西江 廖應淮。咸淳十年,登進士第,歷任饒州路三司提幹 編修。壬易會元,以年乞休,御賜觀物樓扁,因建樓于 居傍。元世祖登極,詔取不赴,遣甥傅立持書上之。所 著有《觀物解》及《六壬大占》《祝氏祕鈐》《革象新書》。或曰: 先生之學流于數。夫數一理也,康節之學非歟。」世祖 首詔不赴,忠而不激,有未測其淺深者。

陳梅湖

按《江寧府志》:「梅湖善皇極數,受知于元世祖,凡遇推 卜,多以《易》數諷諫,朝臣咸敬之。官至江西宣慰副使。」 或問:「何不為諸子計,曰:『吾數非其所當傳,且命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