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源。今明府論清濁者有疑,疑則無神,恐非注《易》之符 也。」輅于此為論八卦,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論開 廓,眾化相連,邠所解者,皆以為妙,所不解者,皆以為 神。自說欲注《易》八年,用思勤苦,歷載靡寧定,相得至 論,此才不及《易》,不愛久勞,喜成雅言,如此,相為高枕 偃息矣。欲從輅學,射覆輅言:「今明府以虛神于注《易》, 亦宜絕思于《靈蓍》。靈蓍者,二儀之明數,陰陽之幽契。 施之于道,則定天下吉凶,用之于術,則收天下毫纖。 纖微未可以為《易》也。」邠曰:「以為術者,《易》之近數,欲求 其端耳。若如來論,何事于斯?」留輅五日,不遑恤官,但 共清譚。邠自言:數與何平叔論《易》及老莊之道,至于 精神「遐流,與化周旋,清若金水,鬱若山林,非君侶也。」 邠又曰:「此郡官舍,連有變怪,變怪多形,使人怖恐,君 似當達此數者,其理何由也?」輅言:此郡所以名平原 者,本有原山,無木石,與地自然,含陰不能吐雲,含陽 不能激風,陰陽雖弱,猶有微神,微神不真,多聚凶奸, 以類相求,魍魎成群。或因漢末兵馬擾攘,「軍尸流血, 汙染丘岳,彊魂相感,變化無常,故因昏夕之時,多有 怪形也。昔夏禹文明,不怪于黃龍;周武信時,不惑于 暴風。今明府道德高妙,神不懼妖,自天祐之,吉無不 利,願安百祿,以光休寵也。」邠曰:「聽《雅論》為近其理。每 有變怪,輒聞鼓角聲音,或見弓劍形象。夫以土山之 精,伯有之魂,實能合會,干」犯明靈也。邠問輅:「《易》言『剛 健篤實,輝光日新』,斯為同不也?」輅曰:「不同之名,朝旦 為輝,日中為光。」《晉諸公讚》曰:「邠本名炎,犯晉太子諱, 改為邠。位至太子僕。子粹,字純嘏,侍中。次宏,字終嘏, 太常。次漢,字仲嘏,光祿大夫。漢清沖,有貴識,名亞樂 廣。宏子咸,徐州刺史。次耽,晉陵內史。耽子恢,字真長, 尹丹陽,為」中興名士也。

清河令徐季龍,字開明,有才機。與輅相見,共論龍動 則景雲起,虎嘯則谷風至,以為「火星者龍,參星者虎, 火出則雲應,參出則風到。此乃陰陽之感化,非龍虎 之所致也。」輅言:「夫論難當先審其本,然後求其理。理 失則機謬,機謬則榮辱之主。若以參星為虎,則谷風 更為寒霜之風。寒霜之風,非東風之名。是以龍者陽 精,以潛為陰,幽靈上通,和氣感神,二物相扶,故能興 雲。夫虎者陰精而居于陽,依木長嘯,動于巽林,二氣 相感,故能運風。若磁石之取鐵,不見其神而金自來, 有徵應以相感也。況龍有潛飛之化,虎有文明之變, 招雲召風,何足為疑。」季龍言:「夫龍之在淵,不過一井 之底;虎之悲嘯,不過百步之中。形象淺弱,所通者近, 何能𣿖景雲而馳東風?」《輅》言「君不見陰陽燧在掌握 之中,形不出手,乃上引太陽之火,下引太陰之水,噓 吸之間,煙景以集。苟精氣相感,縣象應乎二燧,苟不 相感,則二女同居,志不相得,自然之道,無有遠近。」季 龍言:「世有軍事,則感雞雉先鳴,其道何由,復有他占, 惟在雞雉而已。」《輅》言貴人有事,其應在天,在天則日 月星辰也。兵動民憂,其應在物,在物則山林鳥獸也。 夫雞者,《兌》之畜;金者,兵之精;雉者,離之;鳥獸者,武之 神。故太白揚輝則雞鳴,熒惑流行則雉驚,各感數而 動。又兵之神道,布在六甲,六甲推移,其占無常。是以 晉柩牛呴,果有西軍;鴻嘉石鼓鳴,則有兵,不專近在 于雞雉也。季龍言魯昭公八年有石言于晉,師曠以 為作事不時,怨讟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于理 為合。不輅言晉平奢泰,崇飾宮室,斬伐林木,殘破金 石,民力既盡,怨及山澤,神痛人感,二精並作,金石同 氣,則兌為口舌,口舌之妖,動于靈石。《傳》曰:「輕百姓,飾 城郭,則金不從革。」此之謂也。季龍欽嘉留輅經數日。 輅占獵既驗,季龍曰:「君雖神妙,但不多藏物耳,何能 皆得之?」輅言:「吾與天地參神,蓍龜通靈,抱日月而游 杳冥,極變化而覽未然。況茲近物,能蔽聰明。」季龍大 笑:「君既不謙,又念窮在近矣。」輅言:「君尚未識謙言,焉 能論道。夫天地者,則乾坤之卦;蓍龜者則卜筮之數。 日月者,離坎之象;變化者,陰陽之爻。杳冥者,神化之 源。未然者,則幽冥之先。此皆《周易》之紀綱,何僕之不 謙。」季龍于是取十三種物欲以窮之,輅射之皆中。季 龍乃嘆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豈此之謂乎?」 輅與倪清河相見,既刻雨期,倪猶未信。輅曰:「夫造化 之所以為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十六日壬子直滿, 畢星中已有「水氣,水氣之發動于卯辰,此必至之應 也。又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東井,告命南箕, 使召雷公電父,風伯雨師,群岳吐陰,眾川激精,雲漢 垂澤,蛟龍含靈,曄曄朱電,吐咀杳冥,殷殷,雷聲,噓吸 雨靈,習習谷風,六合皆同,欬唾之間,品物流形。天有 常期,道有自然,不足為難也。」倪曰:「譚高信寡,相為」憂 之。于是便留輅,往請府丞及清河令:「若夜雨者,當為 啖二百斤犢肉;若不雨,當住十日。」輅曰:「言念費損。」至 日向暮,了無雲氣,眾人並嗤輅。輅言:「樹上已有少女 微風,樹間又有陰鳥和鳴,又少男風起,眾鳥和翔,其 應至矣。」須臾,果有《艮》風鳴鳥,日未入,東南有山雲樓 起。黃昏之後,雷聲動天,到鼓一中,星月皆沒,風雲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