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也。」裴使君聞言,則慷慨曰:「何乃爾邪?雖在大州,未見

異才可用,釋人鬱悶者,思還京師,得共論道耳。況草 間自有清妙之才乎?如此便相為取之,莫使騏驥更 為凡馬,荊山反成凡石。」即檄召輅為文學從事。一相 見,清論終日,不覺罷倦。天時大熱,移床在庭前樹下, 乃至雞向晨然後出。再相見,便轉為鉅鹿從事,三見 轉治中,四見轉為別駕。至十月,舉為秀才。輅辭裴使 君。使君言:「丁、鄧二尚書,有經國才略,于物無不精也。 何尚書神明精微,言皆巧妙,巧妙之志,殆破秋毫,君 當慎之。」自言「不解《易》九事,必當以相問。比至洛,宜善 精其理也。」輅言:「何若巧妙?以攻難之才,游形之表,未 入于神。夫入神者,當步天元,推陰陽,探元虛,極幽明」, 然後覽道無窮,未暇細言。若欲差次《老》《莊》而參爻象, 愛微辯而興浮藻,可謂射侯之巧,非能破秋毫之妙 也。若九事皆至義者,不足勞思也。若陰陽者,精之以 久,輅去之後,歲朝當有時刑大風,風必摧破樹木。若 發于乾者,必有天威,不足共清譚者。

輅為何晏所請,果共論《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論 陰陽,此世無雙。」時鄧颺與晏共坐,颺言:「君見謂善《易》 而語初不及《易》中辭義,何故也?」輅尋聲答之曰:「夫善 《易》者,不論《易》也。」晏含笑而讚之,可謂要言不煩也。因 請輅為卦。輅既稱引鑒誡,晏謝之曰:「知幾其神乎!古 人以為難。交疏而吐其誠,今人以為難。君今一面而」 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馨。《詩》不云乎。「中心藏之,何 日忘之。」

舅夏大夫問輅:「前見何鄧之日為已有凶氣未也?輅 言與禍人共會,然後知神明交錯,與吉人相近,又知 聖賢求精之妙。夫鄧之行步,則筋不束骨,脈不制肉, 起立傾倚,若無手足,謂之鬼躁;何之視候,則魂不守 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故鬼躁 者為風所收;鬼幽者為火所燒,自然之符,不可以蔽 也。」輅後因得休。裴使君問何平叔一代才名,其實何 如?輅曰:「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見者清,不見者濁。神在 廣博,志不務學,弗能成才。欲以盆盎之水,求一山之 形,形不可得,則智由此惑。故說《老》《莊》則巧而多華;說 《易》生義則美而多偽。華則道浮,偽則神虛;得上才則 淺而流絕;得中才則游精而獨出。」輅以為少功之才 也。裴使君曰:「誠如來論。吾數與平叔共說《老》《莊》及《易》, 常覺其辭妙于理,不能折之。又時人吸習,皆歸服之 焉,益令不了。相見得清言,然後灼灼耳。」

魏郡太守鍾毓,清逸有才,難《輅易》二十餘事,自以為 難之至精也。輅尋聲投響,言無留滯,分張爻象,義皆 殊妙。毓即謝輅。輅卜知毓生日月,毓愕然曰:「聖人運 神通化,連屬事物,何聰明乃爾!」輅言:「幽明同化,死生 一道,悠悠太極,終而復始。文王損命,不以為憂;仲尼 曳杖,不以為懼。緒煩蓍筮,宜盡其意。」毓曰:「生者好事, 死者惡事哀樂之分吾所不能齊。且以付天不以付 君也。」石苞為鄴典農與輅相見問曰:「聞君鄉里翟文 耀能隱形其事可信乎?」輅言:「此但陰陽蔽匿之數苟 得其數則四岳可藏河海可逃況以七尺之形游變 化之內散雲霧以幽身布金水以滅跡術足數成不 足為難」苞曰:「欲聞其妙君。且善論其」數也輅言夫物 不精不為神,數不妙不為術。故精者神之所合,妙者 智之所遇。合之幾微,可以性通,難以言論。是故魯班 不能說其手,離朱不能說其目,非言之難。孔子曰:「書 不盡言,言之細也;言不盡意,意之微也。」斯皆神妙之 謂也。請舉其大體以驗之。夫白日登天,運景萬里,無 物不照,及其入地,一「炭之光,不可得見。三五盈月,清 耀燭夜,可以遠望;及其在晝,明不如鏡。」今逃日月者, 必陰陽之數。陰陽之數,通于萬類,鳥獸猶化,況于人 乎?夫得數者妙,得神者靈,非徒生者有驗,死亦有徵。 是以杜伯乘火氣以流精,彭生託水變以立形。是故 生者能出亦能入,死者能顯亦能幽。此物之精氣,化 之游「魂,人鬼相感,數使之然也。」苞曰:「目見陰陽之理, 不過於君,君何以不隱?」輅曰:「夫陵虛之鳥,愛其清高, 不願江漢之魚;淵沼之魚,樂其濡溼,不易騰風之鳥, 由性異而分不同也。」僕自欲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親 義,見數不以為異,知術不以為奇,風夜研機,孳孳溫 故,而素隱行怪,未暇斯務也。

故郡將劉邠,字令元,清和有思理,好《易》而不能精。與 輅相見,意甚喜歡,自說注《易》向訖也。輅言:「今明府欲 勞不世之神,經緯大道,誠富美之秋。然輅以為注《易》 之急,急於水火。水火之難,登弊之驗。《易》之清濁,延於 萬代,不可不先定其神,而後垂明思也。自旦至今,聽 採聖論,未有《易》之一分,《易》安可注也?」輅不解古之聖 人何以處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 之象,然天地至大,為神明君父,覆載萬物,生長無首, 何以安處二位與六卦同列?《乾》之象彖?曰:「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乃統天。」夫統者,屬也,尊莫大焉,何由有別 位也?邠依《易繫辭》諸為之理以為注,不得其要。輅尋 聲下難,事皆窮析,曰:「夫乾坤者,《易》之祖宗,變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