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五十九卷目錄

 卜筮部名流列傳一

  周

  郭偃      史蘇

  漢

  司馬季主    梁丘賀

  費直      張禹

  嚴遵      吳泰

  後漢

  許曼

  魏

  管輅

藝術典第五百五十九卷

卜筮部名流列傳一

郭偃偃掌卜又名卜偃

按《左傳》僖公二年:虢公敗戎于桑田。晉卜偃曰:「虢必 亡矣。」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 也。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僖公五年,晉侯圍上陽,問于卜偃曰:「吾其濟乎?」對曰: 「克之。」公曰:「何時?」對曰:「童謠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 振振,取虢之旂。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 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 火中,必是時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 京師。

按《國語》:惠公入而背外內之賂,輿人誦之曰:「佞之見 佞,果喪其田。詐之見詐,果喪其賂。得國而狃,終逢其 咎。喪田不懲,禍亂其興。」既里丕死禍,公隕于韓。郭偃 曰:「善哉夫眾口,禍福之門也。是以君子省眾而動,監 戒而謀,謀度而行,故無不濟。內謀外度,考省不倦。日 考而習,戒備畢矣。」惠公即位,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 達于外,國人誦之曰:「貞之無報也,孰是人斯,而有是 臭也?貞為不聽,信為不誠。國斯無刑,媮居幸生,不更 厥貞,大命其傾。威兮懷兮,各聚爾有,以待所歸兮。猗 兮違兮,心之哀兮。歲之二七,其靡有微兮。若翟公子, 吾是之依兮。鎮撫國家,為王妃兮。」郭偃曰:「甚哉,善之 難也!君改葬共君,以為榮也,而惡滋章。」夫人美于中, 必播于外,而越于民,民實戴之,惡亦如之,故行不可 不慎也。必或知之。《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其數告 于民矣;公子重耳其入乎?其魄兆于民矣。若入必霸 諸侯以見天子,其光耿于民矣。數,言之紀也;魄,意之 術也;光明之燿也。紀言以敘之,述意以導之,明燿以 照之,不至何待?欲先導者行乎將至矣。惠公既殺里 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過殺我社稷之鎮。」郭偃聞 之,曰:「不謀而諫者,冀芮也;不圖而殺者,君也。不謀而 諫不忠,不圖而殺不祥。不忠受君之罰,不祥罹天之 禍,受君之罰,死戮罹天之禍,無後志道者勿忘,將及 矣。」及文公入,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按《左傳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 『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僖公二十三年九月,晉惠公卒,懷公命無從亡人期, 期而不至,無赦。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召。 冬,懷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對曰:「子之能仕,父教之 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質,貳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 耳,有年數矣。若又召之,教之貳也。父教子貳,何以事 君?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臣之願也。淫刑以逞,誰則無 罪?臣聞命矣。」乃殺之。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 大明服。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 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僖公二十五年春,秦伯師于河上,將納王。狐偃言于 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 之業而信宣于諸侯,今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 黃帝戰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對曰:「《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 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戰克而王饗,吉孰大焉。且』」 是卦也,天為澤以當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 《大有》去《睽》而「復」,亦其所也。晉侯辭秦師而下。三月甲 辰,次于陽樊。右師圍溫,左師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 于王城,取太叔于溫,殺之于隰城。戊午,晉侯朝王,王 饗醴,命之宥。

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 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 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晉人 及姜戎敗秦師于殽。

史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