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主悔,而皆有例之可推也。然自此而極言之,則以「六

甲納之」,其卦之序不亂也;以「『互取之」,其序有漸而亦 不亂也;以「伏』求之」,其序亦有漸而不亂也。以世位反 圖而推之,則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進退 有序,逆順以類而不亂也。以策數即圖而考之,則在 兩儀而一消長,在四象而二消長,在八卦而四消長, 在十六而八消長,在三十二而十六消長,故長中八 消,消中八長,皆震為《巽》之消,而坤為《乾》之消;巽為《坤》 之長,而乾為震之長,「而不亂也。以揲變之數應圖而 推之,則其多少又合乎一一為乾,八八為《坤》,以少為 息,以多為消,而亦不亂也。」是則按圖畫卦,揲蓍求卦, 莫不脗合矣。然而朱子猶以大衍為不自然于《河圖》, 而變揲之左可以形右,卦畫之下可以形上者,又以 為短于龜也。其三索之說,則一行有成說,既取之于 《本義》後復以為不必然。而卦之陰陽之奇偶,畫與位 合,則《大傳》有明文,既著之《筮說》,而不明言于《啟蒙》,是 又恐後人求之過巧,而每遺恨不能致古人之詳者 也。若以奇策之數,合之圓圖之畫,則四十八一卦之 畫也。其奇之十二即乾之陰,而策之三十六即其陽 也。三十六自九進而得之也。九,陽也,三十六亦陽也, 全陽也。其奇之二十即《兌》《離》之陰也,而策之二十八 即其陽也。二十八自七進而得之也。七陽也,二十八 陰也,陽合於陰也。其奇之二十四則《坤》所去之半也, 而策則所用之二十四陰也。二十四自六進而得之 也。六陰也。二十四亦陰也,全陰也。其奇之十六即《艮》 《坎》自上所去之十六也,而「策之三十二,即其所用之 半,并上所餘之八,陰也。三十二自八進而得之也。八, 陰也;三十二,陽也,陰合于陽也。其震巽之不用,則猶 《乾》之不用陰,《坤》之不用陽也。其奇策之八,方數之變 也;掛扐之六,圓數之變也。」此邵子之說也。然前之奇 策之所當陰,不若陽之齊;後之六八之所應圓,不若 方之備,是必有深意也。第未能考而知之。又不知朱 子之意以為如何。此因櫝蓍而記之。至元十年春二 月吉日櫝成記。

熊朋來論易數

《揲蓍說》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 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 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此蓋舉一變以見十八變之 例。「揲者,以五十蓍虛一不用,象太極四十九蓍,兩手 平分象兩儀。置右手所分一半,就取其一蓍掛于左 手小指間,所謂象三才,以所分四揲之所謂象四時。」 先揲,左手所分,求其奇餘者,扐于左手無名指間,所 謂「歸奇於扐」以象閏。次揲右手所分,取其奇餘者,扐 於左手中指間,所謂象五歲再閏。初揲之扐,通計三 指,不五則九。以一卦言之,此十八變中之一變,以一 變言之,此三揲中之第一揲也。又置第一揲所得之 算,再以餘蓍如前法掛扐而揲之。第「二第三揲之扐, 通計三指,不四則八,八九為多,四五為少,三少為老 陽,三多為老陰,兩多一少為少陽,兩少一多為少陰。」 蓋大衍全數五十,即《河圖》中宮以五乘十之數。《河圖》 四面,太陽居一而連九,少陰居二而連八,少陽居三 而連七,太陰居四而連六,此陰陽老少之策,所由分 也。《河圖》之數十,布揲之奇,餘則有一、有二、有三、有四, 所得之策數則有六、有七、有八有九,獨不及五與十 者,《大衍》之數五十也。布揲之時,見左手所餘多少,即 知右手之數。第一揲左手餘數或一或二或三,則并 掛一與右手所餘者,成五。若左手餘四,則并掛一,與 右手所餘者,成九。第二揲收取第一揲之餘蓍,或四 十四蓍,或四十蓍,再分為二,掛扐如前法。左手餘數 或一或二,則并掛一與右手所餘者,成四。若左手餘 數或三或四,則并掛一與右手所餘者,成八。第三揲 又取第二揲餘蓍,或四十蓍,或三十六蓍,或三十二 蓍。再分二,掛扐亦如前法。左手餘數得一與二即成 四,得三與四即成八,此不待終籌而知,所以潛虛,揲 左虛右,揲右虛左。然潛虛分陰陽客主,故只揲一半, 而《大衍》之揲,必須左右手皆揲,以見全體也。所謂揲 蓍者,非是看掛扐過數目,正是看餘下數目。掛扐過 一十三蓍,名為三少,餘下三十六蓍,以四筭之為四 九,老陽得九數,何也?四象中太陽居一,而九者一之 餘數。掛扐過二十五蓍,名為三多,餘下二十四蓍,以 四算之,為四六老陰得六數,何也?《四象》中太陰居四 而六者四之餘數,掛扐過二十一蓍,名為兩多一少, 餘下二十八蓍,以四筭之為《四七》少陽得七數,何也? 四象中少陽居三而七者三之餘數,掛扐過一十七 蓍,名為兩少一多,餘下三十二蓍,以四算之為四八 少陰得八數,何也?四象中少陰居二,而八者二之餘 數。三變既定而一畫成,十有八變而一卦成,三變之 間為老陽,十二為老陰,四為少陽,二十為少陰,二十 八。世儒不通再扐後掛之義,或謂第二第三揲不必 掛一,不知第一揲若非掛一,已無從得九,第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