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乾草枯骨,眾多非一,獨以灼龜何?此天地之間壽 考之物,故問之也。龜之為言久也,蓍之為言耆也,久 長意也。龜曰卜,蓍曰筮何?卜,赴也,爆見兆。筮也者,信 也,見其卦也。《尚書》「卜三龜」,《禮·士冠經》曰:「筮于廟門外。」 筮畫卦。所以必于廟何?託義歸智于先祖至尊,故因 先祖而問之也。卜《春秋》何方?以為於西方東面,蓋蓍 之處也。卜時西嚮,已卜,退東向,問蓍於東方,面以少 問老之義。皮弁素幘,求之於質也。《禮》曰:「皮弁素幘,筮 于廟門之外。」或曰:「天子占卜九人,諸侯七人,大夫五 人,士三人。」又《尚書》曰:「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不見吉 凶于蓍,復以卜何?蓍者,陽道多變,變乃成龜,以制火。 灼之何?《禮雜記》曰:龜,陰之老也;蓍,陽之老也。龍非水 不處,龜非火不兆,以陽動陰也。必以荊者,取其究音 也。《禮?三正記》曰:「灼龜以荊」,以火動龜,不以水動蓍何 以為嘔則是也。蓍龜敗則埋之何?重之不欲人襲尊 者也。《周官》曰:「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凡卜,人君視 體,大夫視色,士視墨,凡人卜事,視高,揚火以作龜。凡 取龜用秋時,攻龜用冬時。」

荀悅申鑒

《俗嫌》

或問《卜筮》曰:「德斯益,否斯損。」曰:「何謂也?吉而濟,凶而 救,之謂益;吉而恃,凶而怠,之謂損。」

關朗易傳

《統言易義》

乾坤,《易》之門也。《易》變動乎乾坤之中也。天動也,陽也, 剛也,配地則變。地靜也,陰也,柔也。順天而行,行而變, 變而通,此所謂《易》。孔子曰:「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 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言《易》始于動靜,終于吉凶, 聖人所以前知而行其道也。道不虛行,存乎其人。是 故天道曰陰陽,地道曰剛柔,人道曰仁義。行之則三, 變而通之則一。子曰:百慮而一致,此言三才五常參 同而用也。用之于既往之謂變,用之于未來之謂占。 觀其變,極其數,知其來,受命如響,乾坤之神,夫《易》極 乎神而已矣。子曰: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 以知來,知以藏往,然則知之可及也,藏之不可及也, 非至聖至神,孰能與于此?蓍以數推,卦以象告。數主 乎動,象主乎靜。動言乎遠,故可以知來;靜言乎邇,故 可以「藏往。」往來之交,逆順之際,此吉凶所以前知也, 變化所以會合也。數會乎上,《象》合乎下,天人相與,其 深微哉!

《論大衍義》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何謂也?」曰:「天數兆于 一,生于二,成于三,此天地人所以立也。衍于五,成于 六,偶于十,此五行六爻十日所以錯綜也。天一,數之 兆也,雖明其兆,未可以用也。地二,數之生也,有生則 滋,乃可以推之也。天三,數之極也,極乎終則及乎始, 兼兩之義也。子曰:『兼三才而兩之』。又曰:『六爻之動,三 極之道也。五行,水生乎一,成乎六;火生乎二,成乎七; 木生乎三,成乎八;金生乎四,成乎九;土生乎五,成乎 十。獨陽不生,獨陰不成。故天一必待地六而成之,地 二必待天七而成之。其體雖五,而成必六。六者非他, 天地生成之謂也。天數五,地數五。五者非他,三天兩 地之謂也。地二天三,合而為五,其二不用者六來則 一去也,既成則無生也。有生于無,終必有始,既有則 無去矣。故《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者,入有去無之 謂也』。」張彝問曰:「何謂入有去無?」子曰:「天生于陽,成于 陰,陰成則陽去。生于陰,成于陽,陽成則陰去。六爻初 上無位者,陰陽相去者也。天數以三兼二,地數以二 兼三,奇偶雖分,錯綜各等,五位皆十,衍之極也,故曰 大衍。」彝曰:「然則其用何謂四十有丸,其一將不用乎?」 子曰:「物有兩大,必曰虛盈。日往月來,晝極則夜進。盈 于此則虛于彼,盈于小必虛其大,此用所以不窮也。 故曰其用四十有九也。」彝曰:「凡衍天地之數五十有 五,今云五十,而又去其一,何謂也?」子曰:「蓍不止法天 地而」已,必以五行運于中焉。大偶而言,則五十也;小 奇而言,則五也。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奇偶小大,具 言之爾。若舉大而去小,盈奇而虛偶,則小奇之五,大 偶之一,皆盈而不用。《彝書》而藏之,嘆曰:「吾乃知蓍可 遺也。」

顏氏家訓

《雜藝篇》

卜筮者,聖人之業也。但近世無復佳師,多不能中。古 者卜以決疑,今人生疑於卜。何者?守道信謀,欲行一 事,卜得惡卦,反令恜䮎,此之謂乎?且十中六七,以為 上手,粗知大意,又不委曲,凡射奇偶,自然半收,何足 賴也?世傳云:「解陰陽者,為鬼所嫉。坎壈貧窮,多不稱 《泰》。」吾觀近古以來,尤精妙者,唯京房、管輅、郭璞耳,皆 無官位,多或罹災。此言令人益信,倘值世網嚴密,強 負此名,便有詿誤,亦禍源也。及星文風氣,率不勞為 之。吾嘗學《六壬式》,亦值世間好匠,聚得《龍首》《金匱》《玉 燮》《玉曆》十許種書,討求無驗,尋亦悔罷。凡陰陽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