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五十八卷目錄

 卜筮部總論

  易經蒙卦

  乾鑿度法天地宜

  京房易略一則

  白虎通蓍龜

  荀悅申鑒俗嫌

  關朗易傳統言易義 論大衍義

  顏氏家訓雜藝篇

  衛元嵩元包運蓍

  李華卜論一則

  戴埴鼠璞論變卦

  程迴周易古占占說

  張行成元包數義論周易元包同異 周易太元元包潛虛蓍數義

  陳師道箕龜論龜卜

  沈括夢溪筆談論卜筮

  程大昌演繁露蓍以七為數

  朱熹易學啟蒙

  謝廷芳辨惑論卜筮

  鄭樵通志論卜筮

  章俊卿論蓍蓍數 四營成易之說

  儲泳祛疑說易占說

  馬端臨文獻通考論程氏易傳

  劉因櫝蓍記論揲蓍求卦

  熊朋來論易數揲蓍說

  章潢圖書編龜長筮短之辨 大衍總論

藝術典第五百五十八卷

卜筮部總論

易經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 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 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 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程傳《初筮》告,謂至誠一意以求已,則告之,再三,則瀆慢矣,故不告也。本義《筮》者明,則人當求我,而其亨在人;「《筮》者暗」,則我當求人,而亨在我。人求我者,當視其可否而應之。我求人者,當致其精一而扣之。「剛中」者,以剛而中,故能告而有節也。「瀆《筮》」者二三,則問者固瀆,而告者亦瀆矣。

乾鑿度

《法天地宜》

聖人畫卦,制度則象,取物配形,合天地之宜,索三女 三男六十四象,以上下分之,陽三陰四,法上下分位。 聖人設卦以用蓍生,聖人度以虛實,英草與天齊休。 《萬形經》曰:「蓍生地于殷,凋殞一千歲,一百歲方生四 十九莖,足承天地數。五百歲形漸幹實,七百歲無枝 葉也。九百歲色紫如鐵色。一千歲上有紫氣,下有靈」 龍,神龜伏干下。《軒轅本經》云:「紫蓍之下五龍十朋,伏 隱天生靈。」聖人採之,而用「四十九運。」天地之數,萬 源由也。

京房易略

《一則》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聖人所以仰觀俯察,象天地 日月、星辰、草木萬物,順之則和,逆之則亂。夫細不可 窮,深不可極,故揲蓍布爻,用之于下。筮分六十四卦, 配三百六十四爻,序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定天地 萬物之情狀。故吉凶之氣順,六爻上下次之,八九六 七之數,內外承乘之象,故曰:「兼三才而兩之。」孔子曰: 「陽三陰四,位之正也。三者東方之數,東方日之所出, 又圓者徑一而開三也。四者西方之數,西方日之所 入,又方者徑一而取四也。言日月終天之道,故《易》卦 六十四,分上下,象陰陽也。奇偶之數,取之于乾坤。乾 坤者,陰陽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分四營而成 《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 四象,順則吉,逆則凶,故曰:「吉凶悔吝生乎動。」又曰:「明 得失于四序。」運機布度,其氣轉易,主者亦當,則天而 行,與時消息,安而不忘,亡,將以順性命之理,極蓍龜 之源,重三成六,能事畢矣。

白虎通

《蓍龜》

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龜者,重事決疑,示不自專。《尚書》 曰:「女則有大疑,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於蓍龜。」《禮三正記》 曰:「天子龜長一尺二寸,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 龜陰,故數偶也。天子蓍長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 士三尺。蓍陽,故數奇也。」所以先謀及卿士何?先盡人 事,念而不能得,思而不能知,然後問於蓍龜。聖人獨 見先睹,必問蓍龜何?示不自專也。或曰:「精微無端緒, 非聖人所及,聖人亦疑之。《尚書》曰:『女則有疑』。」謂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