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歲兒服如荏子一雙,一歲二歲兒服如半麻子一雙,三四歲者服如麻子二丸,五六歲者服如大麻子二丸,七歲八歲服如小豆二丸,九歲十歲微大於小豆二丸。常以雞鳴時服。至日出時不下者,熱粥飲數合即下,丸皆雙出也。下甚者,飲以冷粥即止。

充悅圓

治小兒胎中宿熱,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乳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萎黃瘦瘠,四肢痿《躄繚》。服之可令充悅。

芍藥 柴胡各二兩 大黃 人參各一兩。

乾薑。如熱以枳實代 甘草。各半兩。 𪔀甲、 茯苓各一兩半。

右八味,為末,蜜丸如大豆。服一丸,一歲已上乳服三丸,七歲兒服十丸,日二。

牛黃圓

治小兒宿乳不消,腹痛驚啼。

真牛黃三銖, 《附子》二枚, 真珠 巴豆霜

杏仁各一兩。

右五味,擣附子、真珠為末,下篩,別擣巴豆、杏仁令如泥,內藥及牛黃擣一千二百杵,藥成若乾,入少蜜足之。「百日兒服如粟米一丸,三歲兒服如麻子一丸,五六歲兒服如胡豆一丸,日二,先乳哺了服之。」 膈上下悉當微轉,藥完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以藥完出為度。

硭硝紫圓

治小兒宿食,癖氣痰飲,往來寒熱,不欲食,消瘦。

硭硝, 大黃各四兩, 半夏, 甘遂各二兩

代赭一兩, 《巴豆》二百枚, 杏仁一百二十枚

右七味,為末,別擣巴豆、杏仁,治如膏,旋內藥末,擣三千杵,令相和合。「強者內少蜜,百日兒服如胡豆一丸,過百日至一歲服二丸,隨兒大小,以意節度,當候兒大便中,藥出為愈,若不出,更服如初。」

八歲湯

治「八歲已上兒,熱結痰實,不能食自下。」

白芍藥、 梔子仁、 知母、 生大黃各二兩

柴胡二兩六銖 升麻 黃芩 黃連各二兩半 竹葉切,一升半 桔梗一兩半 細辛十五銖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六分,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四服,十歲兒為三服。

一方有枳實、杏仁各一兩半,無桔梗、黃連。

十五歲湯

治小兒十五已下,熱結多痰,飲食減。

大黃 柴胡 黃芩各三兩 枳實一兩十八銖 川升麻 赤芍藥 知母 梔子仁各二兩半 生薑十八銖 杏仁二兩 竹葉切,一升半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六升半,煮取二升。十歲至十五者,分三服。

牛黃雙圓

治小兒結實,乳食不消,心腹痛。

牛黃 太山甘遂各半兩 真珍六銖 杏仁 芍藥 黃芩各一兩 巴豆十八銖

右七味,為末,蜜丸。一歲兒飲服「如麻子二丸,但隨兒大小加減之。」

牛黃𪔀甲圓

治小兒癖實壯熱,食不消化,中惡忤氣。

牛黃, 厚朴, 桂心, 芍藥, 乾薑各半兩

茯苓, 麥麯 柴胡 大黃, 𪔀甲 枳實 芎藭各一兩

右十二味,為末,如小豆大,日三服,以意量之。

芫花圓

治小兒心下痞,痰癖結聚,腹大脹滿,身體壯熱,不欲哺乳。

芫花 黃芩各一兩 大黃 雄黃各二,半兩

右四味,為末,蜜和,更擣一千杵。三歲兒至一歲已下,服如粟米一丸。欲服丸,內兒喉中,令母與乳。「若長服消病者,當以意消息與服之,與乳哺相避。」

真珠圓

治小兒痰實結聚,宿癖羸露,不能飲食。

真珠半兩, 《麥門冬》一兩, 蕤核仁二百枚

巴豆四十枚。

右四味,為末,蜜丸。「期歲兒服二丸如小豆大,二百日兒服如麻子二丸,漸增,以知為度,當下赤黃白黑葵汁,勿絕藥,病盡下自止。」 久服使小兒肥白,已試驗。

𪔀甲圓

治「少小腹中結堅,脅下有疹,手足煩熱。」

𪔀甲 芍藥 大黃各三十銖 茯苓 柴胡 乾薑各二十四銖 桂心六銖 䗪《蟲瓦》炙 蠐螬各二十枚

右九味,為末,蜜和服如梧子七丸。漸漸加之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