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為度

𪔀頭圓

治小兒痞氣,脅下腹中有積聚堅痛。

𪔀頭炙,一枚 甘皮半兩 蝱蟲、 䗪蟲俱炙 桃仁各十八銖

右五味,為末,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大便不利,加大黃十八銖,以知為度。」

甘草圓

治小兒羸瘦惙惙,宜常服,不妨乳。

甘草五兩。

右為末,蜜丸。一歲兒如小豆十丸,日三服,盡即更合。

桂心橘皮湯

治小兒五六日不食,氣逆。

桂心、 人參各半兩, 橘皮、 薤 黍米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藥,煎取二升,次下薤米,米熟藥成,稍稍服之。

地黃圓

治「少小胃氣不調,不嗜食,生肌肉。」

乾地黃, 大黃各一兩六銖, 茯苓十八銖。

當歸, 柴胡、 杏仁各半兩

右六味,為末,以蜜丸如麻子大。服五丸,日三。

半夏圓

治小兒暴腹滿欲死

半夏隨多少,微火炮之。

擣末,酒和服如粟米粒大五丸,日三,立愈。

馬通粟圓

治「少小脅下有氣內痛,喘逆氣息難,往來寒熱,羸瘦不食。」

《馬通中粟》,十八銖。 杏仁 紫蘇 細辛各半兩。 五味子 石膏 秦艽 半夏 茯苓各六銖

右九味,為末,蜜丸服如小豆十丸,日三,不知加至二十丸。

 清中解欝湯直訣方 治脾氣虛弱飲食停滯欝熱生痰或身發赤暈白朮炒 茯苓 陳皮 山梔仁炒 山樝

神麯、炒 麥芽炒 川芎 桔梗、 炙草各五分。

右每服二三錢水煎

丁香化癖散儒門事親

治小兒乳癖

「白丁香、 密陀僧」, 舶上硫黃,已上各二錢

硇砂半錢, 輕粉少許。

右研細末,每見一歲服半錢。男病女乳調,女病男乳調,出下黑糞為度,後用「通膈丸」 泄之。

塌氣退黃湯蘭室祕藏下同

一名「茯苓滲濕湯。」 治小兒面色痿黃,腹滿脹,食不能下。

白朮、 柴胡各半分, 川升麻一分, 桂枝

麻黃炒 吳茱萸、 厚朴、 羌活、 草豆蔻。

神麯、 蒼朮 澤瀉、 白茯苓, 豬苓、 黃蘗、 橘紅各二分, 青皮 黃連各五分, 杏仁二個。

右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

中滿分消丸

枳實、 黃連、 厚朴各五分 生薑、 薑黃

豬苓各一錢, 橘皮、 甘草、 白朮各一錢半, 砂仁、 澤瀉、 茯苓各三錢, 半夏麴四錢。

黃芩一兩二錢。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消痞丸

黃連五錢, 黃芩二錢, 厚朴七分, 薑黃五分, 乾生薑、 人參各四分, 甘草三分, 枳實二分, 橘皮一分。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雄黃解毒丸片玉心書下同

下痰去熱追蟲打積

雄黃一錢,另研 欝金三錢, 《巴豆霜》二錢

共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

痰涎壅甚竹葉湯下

積痛茴香湯下

《纏喉風》,「滾白水化開吐痰。」

蟲痛苦楝子根白皮湯下。先以雞卵油煎,空心時令兒聞之,然後服藥。必要上半月。謂其蟲之頭向上故也。

養脾丸

治「小兒脾胃虛弱,不思乳食,傷食癖積,面色黃,嘔吐瀉泄,腹痛膨脹,併皆治之。」

蒼朮、製 陳皮各五錢, 縮砂仁、 草果仁。

益智仁各二錢 厚朴、 神麴 麥芽炒,各三錢

共為末,酒糊丸,如粟米大,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