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四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六

  小兒驚癇門二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發搐 急驚 慢驚 脾風 急慢脾風下痰輕重

   驚癇 驚風 天釣內釣

  虞摶醫學正傳急慢驚風論

  王綸明醫雜著小兒病多屬肝脾二經 急驚 急驚變慢驚 驚搐 小兒

  用藥不宜峻厲 驚後目動咬牙 出痘發搐 驚搐等證誤用藥餌

  薛氏保嬰撮要肝臟 心臟 發搐 驚癇 急驚 慢驚 驚搐目直 目

  動咬牙 睡中驚動 天釣內釣 驚風 痙證 搖頭便血

  龔信古今醫鑑驚風不治證 八候

  樓英醫學綱目急驚 癇痓

  徐春甫古今醫統驚風候各有所屬

藝術典第四百四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六

小兒驚癇門二

《明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發搐

凡急驚欲發,先看握拳,指內陰順,指外陽順,男左女 右,搐須令全,用藥通關。大忌悶涎入肺,逆入心經,不 能語言,即與涼心鎮驚下痰藥始安。如逆搐者,便不 可救。若因吐瀉後變證,卻難調治。大凡此證,要看握 拳順逆,若搐順則易調理,搐逆恐其復潮,先用「通關 勝撚兒保命丹」、省風湯,後用疏風化痰退熱等藥,便 可無事。又有驚風搐搦,吐瀉多啼,急搐,眼後有淚,面 紅則難瘥,愛哭,心中聚涎,臉有紅筋,乃是癇疾。指亂 青紋,疾病。又傳下驚風,驚風鎮墜太過,風疾不散,與 氣相逆,搐不能定,當下轉氣疏風藥,溫膽湯加酸棗 仁,次服省風湯化蘇青丸。又有急驚偏搦,面青背冷, 男左女右不妨,男右女左,難治。如手心冷汗,搐眉搐 肚,終日終夜不定者,名真搐,兩肩都動,此乃掣證。不 惟定搐,亦要順氣,當下參湯平其胃氣,卻進川烏、全 蠍等藥,并順氣藥,亦要斡旋。《仲陽論》「傷風後發搐,若 傷風後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煩悶,手足動搖,當發 散,大青膏主之。」傷食後發搐,若傷食後得之,身體溫, 多睡多唾,或吐,不思「飲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 餅子下之,後服安神丸。」又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三 兩次必死,假者頻發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 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 口中氣出熱也,治宜發散,大青膏主之。仍用塗顖浴 體法,珍珠丸下痰即定。有熱不大便者,七寶洗心散、 寬熱散下之即效。卻用截風定搐,天麻防風丸、龍齒 散、釣藤散等劑調理。有熱瘡疥或不語,防風通聖散、 大連𧄍湯皆可服。

急驚

急驚者,小兒熱痰客於心胃,因聞聲非常,則動驚搐 矣。若熱極,雖不因聞聲及驚,亦自發搐。急驚之候:牙 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搐搦顫。搦者十指開合「動,脣口 眉眼眨引頻,并,口中熱氣,頰赤脣紅,大小便黃赤,其 脈浮數洪緊。蓋由內有實熱,外挾風邪,心經受熱而 積驚,肝經生風而發搐,治法大要,用藥有序,通關以 後,且與截風定搐,痰熱尚作,乃下之。」痰熱一洩,又須 急與和胃定心之劑。如搐定而痰熱少者,則但用輕 藥消痰除熱可也。蓋急驚須當下,切不可過用寒涼, 及銀粉、巴、硝輩,蕩滌太驟。此等重劑,醫家不得已而 用之,僅去疾即止。或不當用而用,或當用而過焉,往 往由此而成慢驚矣。此證亦用搐鼻、通關、打噴涕,牙 關開後,用疏風化痰退熱藥,導赤散、柴胡、天麻等劑, 便可無事。琥珀散通治諸經驚狂之要藥,《至寶丹》亦 可服。

慢驚

凡慢驚之候,「或吐或瀉,痰鳴微喘,眼開神緩,睡則露 睛,驚跳搐搦,乍發乍靜,或身熱身冷,四肢熱,口鼻冷 氣,面色淡白淡青,或眉青脣青,其脈沉遲散緩,蓋由 急驚過用寒涼,或轉下太驟,傳變成之。」又有吐利不 止而成者;有氣虛暴吐瀉而成者,有臟腑虛洞泄而 成者,有久利氣脫而成者;有取瀉下積而成者;有吐 血下血而成者;有感風不解,傷寒傳變而成者;有久 嗽作癇不已者;有蟲積衝心者;有疝氣腹痛者;或日 夜汗出,脾困多睡,煩躁引飲,四肢浮腫,大小便閉,丹 瘤腫毒,龍帶纏腰,走馬急疳,竝傳慢候。惟吐瀉積利 成虛,致之則證變甚速,治法須當審問源流,不可一 概用藥,曰「慢候。」如吐瀉得之,則理中「湯加木香以溫 其中,五苓散以導其水。如臟寒洞洩得之,則先與朮 附湯下積取轉得之,則先與調氣散調和脾胃。如外 感風寒,則可與桂枝湯、葛根湯輩,其他可以類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