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逆喘急大效。

齁䶎

《經濟論》:「齁䶎證,肺經受風寒,因咳嗽,肺停冷血生痰, 致使腑臟有熱,睡臥不安,故成齁䶎,咽喉間如拽鋸 之聲。小兒若有此候,可服通關梅花飲子并半夏丸 及保壽散、小歸命散、解肌散,三兩服自安。」若齁䶎如 瘕證,喉間若拽鋸聲者,乃肺感風邪,上氣喘急,面脣 青色,項下有深凹陷坑,痰涎粘如膠漆,口生腥臭,惡 氣。舌縮者。皆不可治也。

《虞摶醫學正傳》

或問:「小兒氣喘,世俗例以為犯土,謂犯其土皇也。或 安碓,或作竈,或浚井填塞,開通溝渠等事,適遇小兒 氣喘,遂云犯土無疑矣。」信聽術士退土,或書符命貼 於動土之處,或咒法水焚符調服,或按家之九宮,謂 土皇居於何宮,太陽落在何宮,當取太陽之土與兒 飲之,能釋土皇之厄而喘定,間亦有驗者。夫歷代醫 書,汗牛充棟,何不該載,而遺此證,為黃冠之流醫治 歟?請明以告我曰:「夫小兒發喘,多由風寒外束,腠理 壅遏,而肺氣不得宣通而為病耳。治法當用錢氏瀉 白散,或三拗湯等劑,使腠理開通,肺氣舒暢,而喘息 定矣。或因吐瀉之後,而中氣不足,亦使氣短而喘,治 用錢氏益黃散、東垣補中益氣湯,或」用伏龍肝湯泡 放溫飲之,其喘立定者有之。蓋脾土大虛,必借土氣 以培益之。術士窺竊此意,而巧立名色,謂太陽之土 能安土也。夫小兒之證不一,或慢驚直視而喘,或肺 脹氣促而喘,縱取太陽土盈盎以沃之,亦莫能救其 萬一。醫者自宜檢方按法調治,毋聽末流之俗,以致 惑焉。

《薛氏保嬰撮要》

肺臟

小兒腠理不密,外邪所感而肺病者,用清肺丸。若脾 胃氣虛,不能相生而肺病者,用六君子湯。若脾胃氣 實,大腸不利而肺病者,用瀉黃散。若心火炎爍肺金 而肺病者,用地黃丸。

咳嗽

錢仲陽云:「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間,肺氣正旺。若面 赤身熱,其病為實,當用葶藶丸下之。久嗽者,不宜下。 若在冬月,乃傷風嗽,當用麻黃湯汗之。面赤飲水,咳 嗽吐膿痰,咽喉不利者,以甘桔湯清之。先咳後喘,面 腫身熱,肺氣盛也,以瀉白散平之。嗽而唾痰涎乳者, 以白餅子下之。」潔古云:「嗽而兩脅痛者,屬肝經,用小」 柴胡湯。咳而嘔苦水者,屬膽經,用黃芩半夏生薑湯。 咳而喉中如梗者,屬心經,用甘桔湯。咳而失氣者,屬 小腸,用芍藥甘草湯。咳而右脅痛者,屬脾經,用升麻 湯。咳而嘔長蟲者,屬胃經,用烏梅丸。咳而喘息吐血 者,屬肺經,用麻黃湯。咳而遺屎者,屬大腸,用赤石脂 湯。咳而要背痛,甚則咳涎者,屬腎經,「用麻黃附子細 辛湯。咳而遺尿者,屬膀胱,用茯苓甘草湯。咳而腹滿 不欲食,面腫氣逆者,屬三焦,用異功散。」若咳嗽流涕, 外邪傷肺也,先用參蘇飲。喘嗽面赤,心火刑肺也,用 人參平肺散,及六味地黃丸。嗽而吐青綠水,肝木乘 脾也,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嗽而吐痰乳,脾肺氣傷 也,用六君子加桔梗。若嗽吐膿痰者,熱蘊於肺而成 肺癰也,用桔梗湯。凡風邪外傷,法當表散而實腠理。 其用下藥,非邪傳於內,及胃有實熱者,不宜輕用。面 色白,脈短濇者,肺之本證也,易治。面色赤,脈洪數者, 火刑金也,難治。

喘急之證,多因脾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氣 虛而邪氣實者為多。若已發則散邪為主,未發則補 脾為主。設概攻其邪,則損真氣,逕補其肺,則益其邪。 凡喘嗽之證,若小便不利,則必生脹,脹則生喘,要分 標本先後,「先喘而後脹者,主於肺;先脹而後喘者,主 於脾。蓋肺金司降,外主皮毛,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 輸膀胱,肺既受邪,則失降下之令,故小便漸短,致水 溢皮膚而生脹滿。此則喘為本而脹為標也。治當清 金降火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惡濕而主肌肉,土能 尅水,若脾土受傷,不能制水,則水濕妄行,浸潰肌肉, 水既上溢,則邪反侵肺,氣不能降而生喘矣。此則脹 為本而喘為標也,治當實脾行水為主,而清金次之。」 苟肺證而用燥脾之藥,則金燥而喘愈甚,脾病而用 清金之藥,則脾寒而脹益增。觀其證,若中氣虛弱者, 用六君子湯;中氣虛寒者,前方加炮薑。鬱結氣滯者, 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肝木尅脾土者,用六君、柴胡、 山梔。肺氣壅滯者,用紫蘇飲加白朮。食鬱壅滯者,用 養胃湯加木香。肺中伏熱,水不能生而喘者,用黃芩 清肺飲,及五淋散。脾肺虛弱,不能通調水道者,用補 中益氣湯,及六味丸。膏粱厚味,脾肺積熱而喘者,用 清胃散及滋腎丸。心火刑金,不能生水者,用人參平 肺散,亦用滋腎丸。腎水虧虛,火鑠金,小便不利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