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疏利之劑,審有是證,方可暫用之。苟泛投施治,重亡津液,必致敗證。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風熱涎嗽

小兒風熱涎嗽,可用《通聖》加半夏多煎,少少服之,不 過三五日愈。

《朱震亨幼科全書》

哮喘

其證有二,不離痰火,「有卒感風寒而得者,有曾傷鹽 酢湯水而得者。故天陰則病發連綿不已,輕則以五 虎湯一服即止,重則葶藶丸」治之,皆一時解急之法。 若欲斷根,當內服五聖丹,外用灸法,取對心穴,左背 上、足三里,各灸三壯,仍禁酸鹹辛熱之物。

西江月

哮喘多成宿疾,天陰欲雨纏綿,治法發表又行痰,九 寶時常靈驗。表邪未除五虎,裡實葶藶為先。不宜砒 石作成丸,悮了孩兒命短。

咳嗽

治法有三:有發汗者,有下瀉者,有清補者。如初起挾 風寒外感者,輕則「蘇沉九寶湯,重則五虎湯」,一服有 神。

如咳久身熱而喘急者,此肺中伏火也,以葶藶丸利 之。

如咳久肺虛,連綿不已者,即當補肺,治法以阿膠丸 主之。

如咳久連聲不已,且口鼻俱出血者,治法以茅根湯 主之,甚效。

如夏月得咳嗽者,以加味白虎湯治之,不可汗下。 如咳喘盛者,以利痰丸主之。

如咳嗽而嘔吐者,以二陳湯加薑汁治之。

如咳久而成龜胸者,治以「葶藶丸」主之。

如咳嗽咽痛聲嗄者,治以「甘桔湯主之。」

《祖傳》治咳嗽只用「玉液丸」,細茶湯下。

凡咳嗽日久,面色恍白,目無神彩,氣急痰壅,一連百 十聲不止,晝夜如是,人事虛弱作熱者,不治。

面青而光,其氣喘促哽氣,又時常脣白如練,此肝氣 旺而肺氣絕,不治。

一、胸高而喘。肩動胸脅動,更加驚搐者不治。

一、潮熱喘急,咳之時,面青黑,目上攛,血從口鼻出者, 此木火旺盛,而肺已絕,不治。

一、面白或青,脣白,目閉悶亂,頭搖手擺,此肺將絕也, 不治。

一喉舌生痰,其聲嗄者不治。俱日久論。

西江月

肺乃五臟華蓋,皮毛易感風寒,初醫發汗最為先。麻 黃杏仁靈驗,草菓黃芩桔梗,石膏,薄荷人參,前胡枳 殼臘茶煎,一服風寒發散。

久咳不宜發散,化痰順氣為宜,潤下玉液有神奇,不 效再行湯劑。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桔芩梔,前胡薄 荷杏仁泥,有熱石膏堪取。

久咳痰壅發熱,看他二便何如?若還清利是中虛,只 用抱龍醫處。如果結閉實熱,或因日久肺虛,要分虛 實不須拘,此是嬰兒命主。

久咳連聲血出,清金降火為佳。芩梔甘梗款冬花,知 母二冬多下去白,陳皮枳殼前胡地骨蔞霜茯苓元 參麥芽,加此個方兒無價。

大凡咳嗽治法,必須清化痰涎,化痰順氣最為先。氣 順痰行,喘減順氣,陳皮、枳殼化痰,半夏、天南、黃芩、梔 子火邪,干桔梗、茯苓開滲。

久咳連聲不止。面青目攛長吁。胸高眉顖汗如珠。臉 白脣青背曲。骨瘦如柴。潮熱鼻高髮燥神虛。啞嗄驚 搐不堪除。縱有靈丹無處。

虛咳時常作熱,面黃氣短無神當歸陳皮白茯苓梔 子黃芩桔梗知貝前胡天麥甘草枳殼人參再加黃 蘗妙如神,前胡、生薑作引。

《明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喘急

議曰:「小兒有因驚暴觸心肺,氣虛發喘者。有傷寒肺 氣壅盛發喘者;有感風咳嗽,肺虛發喘者;有因食鹹 鹹鹺傷肺氣,發虛痰作喘者;有食熱物毒物,冒觸三 焦積熱,熏蒸清道,肺肝氣逆作喘者。喘與氣急,有輕 重之別,耳喘即口開,欲言,不能隘於胸臆,息短促急, 心神迷悶。其因驚發喘逆觸心肺,暴急張口,虛煩神」 困者,大效,雄硃化痰定喘丸主之,佐以天麻定喘飲 乃效。其傷寒肺氣壅盛發喘者,是表不解,以小青龍 湯、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辨其冷熱而施治焉。其感 風咳嗽,肺虛發喘者,則三拗湯加減治之。其食鹹鹺 而喘者,啗以生腐,有熱,治之以涼肺定喘之劑。又有 哮喘者,以許叔徵《十六般哮喘》之法治之無不愈。又 有汗下之後而喘急者,葛根黃連、黃芩主之。喘甚者, 加葶藶子。又有藶葶丸,寬氣進食。《千金》射干湯,治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