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參 防風 天麻 茯神 鬱金如無山梔代 白附子、 大黃各二錢半 赤芍藥、 黃芩。

殭蠶各五錢, 全蠍十五尾,去尖毒 枳殼二錢, 粉草六錢

右碎焙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用溫薄荷湯,無時調下,或「燈心湯。」

龍膽丸

治「小兒食後發熱,夜則涼」 ,此血熱證,疳熱皆可治。

宣黃連去毛 赤芍藥各半兩 龍膽草去苗 青皮去穰,各二錢半 檳榔一大個 麝香少許

右為末,豬膽汁少入麵糊為丸,「蘿蔔子大,每三二十丸,米飲空心服。」

六合湯

治小兒血熱,每日巳午間發熱,遇夜則涼。

當歸、 大黃、 川芎、 熟地黃。

右為末,三歲水半盞,煎至三分,無時服。

金星丸

治「風熱結聚,喉內痰鳴,喘麤咳嗽,面紅顋腫,咽膈壅塞,發熱狂躁,多渴。」

川鬱金末 雄黃另研,各一分 膩粉半分

巴豆七枚,去油。

右為末,米酢糊丸,麻子、薄荷、臘茶下。

四物二連湯

治血虛勞。五心煩熱。晝則明了。夜則發熱。脇肋并一身盡熱。日晡肌熱

當歸 生地黃 白芍藥 川芎 川黃連。

胡黃連各等分。

右水煎服

紅綿散

「白殭蠶炒 天南星切薄片,油浸黃」,各二兩

蘇木節另研,二兩半 天麻生用,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紅綿少許,同煎至六分,溫服。

凡小兒風熱,頭目不清,竝宜服之。若傷寒有表證發熱者,每服入去節麻黃末五分。有裡熱心燥渴者,入滑石末半錢,同煎服之。

六神散

人參、 白茯苓、 乾山藥、 白朮、 白扁豆。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小盞,棗一枚,薑二片,同煎至五分服。

治胃冷加附子

治風證加天麻

治痢加鶯粟殼

銀白散

乾山藥、 白朮、 白茯苓各半兩, 人參、 白扁豆

知母 、炙草 、升麻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小盞,棗一枚,薑二片同煎,溫服,不拘時。

桃枝丸

疏取積熱及結胸。又名「桃符丸。」

巴霜、 大黃、 黃蘗各一錢, 輕粉、 硇砂各半錢。

右細末,麪糊丸粟米大,煎桃枝湯下。一歲兒五七丸,五七歲二三十丸,未晬兒二三丸,臨臥服。

梔豉飲子

治小兒畜熱在中,身熱狂躁,昏迷不食。

梔子仁七枚, 豆豉半兩

右用水三盞,煎至二盞,看多少服之,無時。或吐不吐,立效。

梔子湯

治小兒積熱心臟,小便赤腫,口內生瘡。

梔子仁、 木通、 當歸尾、 白芷各二錢, 防風、 甘草各一錢。

右為細末,麥門冬煎湯送下。

益元散

解暑毒,利小便,理煩渴,除驚悸。

滑石六兩, 粉草一兩,細剉

右二味,或曬或焙,研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溫水無時調服,涼水亦可。

萬安飲

推陳致新,除邪輔正,和益脾胃,宣通氣血,調順飲食,疏解風寒,寧心化痰,去煩理熱,不拘證在表裡,竝宜可投。常服百病不生,真元益固,補養諸虛,亦有奇驗。此與《宣明》論「當歸飲」 相類不遠,治法最多。其藥品之外,惟加枳殼、半夏。

人參去蘆 當歸酒洗 大黃生用 茈胡去蘆 枳殼去瓤炒 半夏炮製 芍藥洗淨 黃芩 防風去蘆 甘草各一兩 滑石末,六兩

右剉,除滑石末,臨入和勻,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或加棗一枚同煎。

調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