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熱。入硃砂少許。不拘時服。

一方有「赤茯苓」 一兩。

《蘇沉方》用滑石,不是石膏。

《錢氏》。名玉露散。或服一字。或半錢。或一錢。食後溫白湯調下。

辰砂金箔散

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寧,驚惕煩渴,恍惚怔忡,夜臥不安,齒齗腫爛,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辰砂、 桔梗各二錢半, 人參、 白茯各一錢半, 蛤粉四錢,飛 牙硝一錢半, 炙草一錢二分半, 片腦一分半, 金箔一片。

右為末,一歲半錢,薄荷湯調,不拘時。

《百晬》,小兒臟腑多熱,睡臥不穩,大便不利。蜜湯調一字。

地骨皮飲

治小兒骨蒸,潮熱往來,心膈煩悸,及「傷寒後氣未解。」

柴胡、 地骨皮各二兩, 知母、 炙草 黃芩 𪔀甲酢炙黃 人參各二錢半。 赤茯苓五錢。

右剉碎,一歲二錢,水六分,薑梅各一片,煎三分,不拘時服。

柴胡散

治「骨蒸疳氣,五心煩熱,日晡轉盛,口乾無味,渴多身瘦,胸滿痰緊,小便黃色,食減神昏。」

北柴胡 人參 當歸酒洗 黃芩 赤芍藥 甘草炙,各一兩 大黃 桔梗剉炒 北五味 半夏各半兩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小烏梅一箇,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

一粒金丹

治小兒五臟蘊熱,胸膈煩悶,五心煩熱。

人參、 犀角、 玳瑁、 琥珀、 防風各一錢。

白茯苓 寒水石煅 甘草各二錢 龍腦 硃砂水飛,各半錢

右為細末,入麝半錢,用陳米糊丸芡實大,金箔二十五片為衣,麥門冬去心,煎湯下。

絳雪丹

治小兒煩熱

硭硝, 硃砂各一兩

右為末,飯丸芡實大,三歲一丸,砂糖水化下。

地黃煎丸

治小兒風壅,上膈煩熱,鼻衄口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或血熱,五心常熱,多渴飲水。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兩, 薄荷葉一兩一錢, 甘草、炙 山梔仁、 黑參各七錢半, 《片腦》半錢。

右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白湯磨化,乳後服。

錢氏秦艽散

治潮熱減食蒸瘦

秦艽切焙 炙草各一兩 薄荷葉切焙,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鍾,煎八分,食後溫服。

人參芎歸散

治小兒虛勞,內熱潮熱,或遍身瘡。

北參 當歸 遠志浸取肉,薑製焙。 北前胡 柴胡 地骨皮 防風 北桔梗 枳殼製

半夏麴各一錢五分 川芎 赤芍藥 茯苓 麥門冬去心,各二錢 甘草三錢,焙

右剉細,每服二錢,水小盞,薑三片,紫蘇葉三四葉。發瘡者,兼服「豬肚黃連丸」 ,別作小丸,不惟治瘡治渴,其發熱而脹者,可與服二十丸。

十味人參散

治潮熱身體倦怠

柴胡、 甘草、 人參、 茯苓、 半夏、 白朮。

當歸、 芍藥、 葛根、 黃芩。

右㕮咀,水一鍾,薑三片,煎服。

曾氏百解散

主和解百病,虛慢陰證不宜。

乾葛二兩半, 升麻、 赤芍各二兩, 黃芩一兩, 麻黃製,七錢半, 薄桂二錢五分, 甘草一兩五錢。

右碎,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蔥一根,煎七分,無時溫服。

有風熱盛。加薄荷同煎。

當歸散

順調氣血,和解表裡。爽利心腹、疏理百病。及治溫熱停積,自痢煩躁不寧。

當歸酒洗 赤芍各二兩 甘草半生半炙,一兩 大黃半生半炮,一兩二錢 川芎 麻黃各半兩

右碎,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

三解散

一名「寧心湯。」 主上焦蘊熱。傷風面紅目赤。狂躁氣急飲水。驚啼煩悶。丹毒口瘡。痰嗽搐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