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為末,入硃砂和勻,再乳極細,每服半錢,用水半盞,煎數沸,入乾胭脂少許,再煎一沸,不時溫服。

大黃𥐚硝湯

治小兒驚熱涎風,前後不通。

川大黃蒸 生甘草 𥐚硝各一兩。

右剉碎,每服二錢,水半盞,入蜜少許,煎至三分,不拘時服。

五和湯

主宣利臟腑積熱。調和榮衛。

當歸酒洗 赤茯苓去皮,各半兩 甘草炙

大黃 枳殼水浸去穰,剉,麥麩炒微黃,各七錢半

右㕮咀,每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寬熱飲

主伏熱在裡,風壅滿,氣促昏悶,或脾胃停滯日久,飲食減少,面黃脈實,發熱無時,竝宜服之。

「粉草」七錢五分、 《元明粉》二錢五分、 《大黃》

枳殼去穰各一兩。剉片。巴豆十五粒。作兩片。去殼膜 心。同炒。枳殼見微黃色。去巴豆

右剉焙為末,臨時入元明粉,乳缽內同藥末杵勻,無時調服半錢至一錢。兒小止抄一字,竝用薑蜜湯或薄荷湯。

七寶散

治小兒溫壯伏熱,傷寒煩躁,面赤氣喘,夜熱曉涼。此藥涼心臟,消風熱。

川大黃蒸 赤芍藥 甘草炙 當歸各二錢半 麻黃 白朮 荊芥穗各二錢。

右為末,一歲一錢,水半盞,蔥白一寸,薄荷一葉,煎至三分,不拘時溫服。

實脾散

治小兒餘熱不除

川芎、 茯苓、 甘草、 白朮。

右剉散,用水煎,食遠服。

參苓白朮散

「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氣,中滿痞噫,嘔吐逆。」 此藥不寒不熱,性味和平,常服調脾悅色,順正去邪。

人參 白茯苓 粉草 白朮土炒 白扁豆 山藥去皮 桔梗剉炒 蓮肉去心 縮砂仁 薏苡仁各一兩

右剉焙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用棗湯空心調服,或溫米湯亦可。

安神散

治「吐瀉諸病後,心虛煩悶,觸物易驚,氣鬱生涎,涎與氣搏,睡不得寧,預防變生他證。」

人參 白茯苓 半夏製 甘草炙 陳皮去白 枳實製,各五錢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薑兩片,棗一枚,竹茹小團,煎七分,無時溫服。

有微熱渴。入麥門冬去心同煎。

簡易凝神散

治小兒經汗下,熱去復作,收斂胃氣,清涼肌表,神效。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山藥炒,各一兩 扁豆 粳米 知母 生地黃 甘草各半兩 淡竹葉 地骨皮 麥門冬各一分

細末,每二錢,水小盞,薑二片,棗一枚,煎無時。

地黃煎

治小兒壯熱煩心,眠臥不安。

生地黃汁一升 白沙蜜 酥 麥門冬汁各三合

右重湯煮至成膏,每服數匙。

火府丹

治小兒壯熱

生地黃、 木通、 甘草、 黃芩。

右水一鍾煎服

金蓮飲子

治小兒蘊積壯熱,赤眼口瘡,心煩躁悶,咽乾多渴,潮熱不止。

防風、 炙甘草、 連𧄍、 柴胡、 山梔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用水六分,煎至三分,食後服。

天竺黃散

治小兒驚風熱

「天竺黃研 鬱金 山梔 白殭蠶炒,去絲嘴」 蟬殼去土 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一歲半錢,熟水薄荷湯皆可服,不拘時。

甘露散

治小兒驚熱,通利小腸,去驚涎,清心腑,止煩渴,安神穩睡。加硃砂,名「加硃甘露散。」

寒水石、 石膏各二兩, 生甘草末,一兩

右件為末,和勻,量兒大小,或一錢,或半錢,熱月冷服,寒月熱服,用薄荷湯調,或燈心湯調。被驚,心熱不安臥,皆可服。小便不通快,麥門冬燈心湯。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