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薛己曰:「愚按前證既屬裡實,二便祕,法當疏下。若初服雖未通利,而病勢已退,不可再服。如二便未利,病勢未退,當減數丸,研化服之。恐過劑則元氣傷而變病也。」

十味安神丸

治驚

人參 茯神 麥冬、 山藥各二錢 片腦二分 龍齒煅,一錢 硃砂 甘草、 寒水石各五分 金箔二片

右為末,蜜丸雞豆大,燈心湯調下。

一方有馬牙硝

浴體法

蠍尾去毒 硃砂各五分 烏蛇肉酒浸焙

白礬、 青黛、 天麻各二錢, 麝香一字。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煎至數沸,溫浴之,勿浴背。

塗䪿法

治發搐

麝香一字 蠍尾去毒 薄荷葉三分 蜈蚣 牛黃 青黛末,各一字

右同研,用熟棗肉劑為膏,新綿上塗勻,貼顖上,四方可出一指許,火上炙手頻熨,百日裡外,小兒可用此。

五色丸

治五癇

硃砂、 真珠各五錢, 水銀、 雄黃各一錢。

黑鉛三兩,同水銀結成砂。

右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煎金銀薄荷湯下。

一方無黑鉛

薛己曰:「愚按前證,有因驚、因風、因食之不同,雖痰迷心竅,然當補脾氣為主。」

斷癇丹

治癇差後復作,證候多端,連綿不除者。

黃芪蜜炙 釣藤鉤 細辛 甘草炙,各五錢 蛇退三寸,酒炙 蟬蛻四箇 牛黃一字,另研

右為末,煮棗肉為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人參煎湯下。」

宣風散

治驚風痰熱四證極效。能疏風導熱。

陳皮 甘草各五錢 牽牛四兩,半生半炒

檳榔二箇。

右為末,每服三五分,蜜湯調下。薛己曰:「愚按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肝氣熱則生風,風熱搏則驚搐,而肝血必損也。然有餘當認為不足,若屢服利驚宣風之劑,未免虧損脾胃,以成慢驚矣。慎之!」

褊銀丸

治風涎膈熱。及乳食不消,腹脹喘促。

巴豆 水銀各五錢 京墨八錢,火燒醋淬,研 黑鉛二錢半水銀煎 麝香五分,另研

右為末,陳米粥丸菉豆大,每服二三丸,煎薄荷湯下。

薛己曰:愚按前方治顛癇驚搐,消積下痰之藥也。其用牽牛、巴豆等,蓋以痰飲癖積,結聚堅固,非此不能除。故潔古張先生云:「為斬關奪旗之將,形病俱實者用之,誠有回生起死之功,必須詳審,不可輕率。」

羌活膏

治脾虛肝熱,熱盛生風,或吐瀉,或悮藥,為慢驚之證。亦治傷寒,無不效。

羌活 人參 川芎 白附炮 赤茯苓各五錢, 明天麻一兩, 白殭蠶酒炒, 乾蠍炒去毒

白花蛇肉酒浸焙 雄黃 辰砂各另研,一分 附子炮 防風 麻黃 肉豆蔻 雞舌香

藿香、 沉香、 木香各二錢, 輕粉、 真珠

牛黃各一錢半 龍腦二分 麝香一錢,各另研。

右為末,煉蜜丸豆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湯下,或麥冬湯下。按:「前方性溫,大熱、實熱、急驚勿服。」

薛己曰:「按前方藥味雜亂,果脾氣虛而成慢驚者,當審用之,恐發散真氣,重損陰血故也。」

抱龍丸

治傷風溫疫,身熱昏睡,風熱痰實壅嗽。又治驚風潮搐,及蠱毒中暑,沐浴後並可服,壯實小兒宜時與服之。

雄黃二錢五分 辰砂五錢,另研 天竺黃一兩 牛膽南星四兩 麝香五分,另研

右為末,甘草湯丸皂子大,每服一丸,白湯化下。《丹溪》曰:「抱龍丸,心肺肝藥也。抱者保也,龍者肝也。肝為母,心為子,母安則子安,況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驚從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