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治邪熱驚啼,心肝壯熱,面黃頰赤。

麥門冬、 牙硝、 白茯苓、 山藥、 寒水石。

甘草各五錢, 硃砂一兩, 龍腦二分半。

右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薛己曰:「按前方降火化痰,辛散寒涼之劑,不宜過服,恐反傷脾胃。若睡中驚悸不安,宜用《祕旨》安神丸。若因乳母脾氣鬱熱,致兒為患者,宜用加味逍遙散。若因乳母怒氣,肝經發熱,致兒為患者,宜用加味小柴胡湯。若因乳母飲酒,胃經發熱,致兒為患者,宜用葛花解酲湯。」

朮附湯

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轉側,不嘔不渴,大便堅硬,小便自利,及風證頭目眩重等證。」

白朮四兩 甘草炒,二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右為末,入附子,每服三錢,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薛己曰:「愚按附子溫中回陽,為慢脾之聖藥也。如元氣未脫,用之無有,不應須用。每隻重一兩三四錢,端正不尖,底平、週圍如蓮花瓣者佳,否則悮川烏也。」 《製法》:切去皮尖,以童便浸之,秋冬七日,春夏五日,每日一換。浸畢,切作四塊,以濕草紙包數層,微火煨半日,取出切開,無白星為度。如急用,炮至裂紋,即投童便中,良久浸透切片,如色白,再微炙之,氣脫甚者,急生用亦效。

太乙保生丹

治慢驚尚有陽證者

《全蠍》青者十四箇, 白附子生用 直殭蠶。

膽星、 蟬殼、 琥珀、 防風、 硃砂各一錢。

麝香五分。

右為末,米糊丸,桐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二丸,薄荷湯化下。

聚寶丹

治慢驚

人參 茯神 琥珀 天麻 直殭蠶 全蠍炙 防風 膽星 白附子生用 烏蛇肉酒焙,一錢 硃砂半錢 麝香少許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湯下。

金箔鎮心丸

治「風壅痰熱,心神不寧,驚悸煩渴,脣焦頰赤,夜臥不安,譫語狂妄。」

硃砂一兩, 白茯苓, 人參、 甘草各半兩

山藥一兩半, 片腦、 牙硝各一錢半, 麝五分, 金箔十二貼為衣, 紫河車二錢半,黑豆煎煮。

右為末,煉蜜丸,每用五錢,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含化亦得。

烏蠍四君子湯

即《四君子》加生川烏、全蠍各少許。

右為末,每服半錢,薑棗水煎服,次服去川烏。

天南星散

治吐瀉慢驚,驅風豁痰。或誤服冷藥,脾虛生風痰。一名「回生散」 ,又名「天王散。」

南星重八九錢者一箇,掘地坑深尺許,先炭五斤燒 通紅,以好米醋一碗灑坑中,即投南星,以火炭密蓋, 又用盆覆時許取出。

右為末,入琥珀、全蠍各一錢。每服二字,煎生薑防風湯下。

一方。「入天麻末一錢,麝香一字。」

烏沉湯

治慢驚驅風助胃

天麻二錢 人參 真,川烏生用 全蠍焙。

南星焙 木香、 沉香各一錢 甘草炒,半錢

右為末,每服三五分,薑水煎服。

沉香散

助胃氣止吐瀉

茯苓二錢。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厚朴 甘草炙,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一字,米飲湯調下。

蘇青丸

「蘇合香丸」一分。 青州白丸子二分。

右和勻,每服五分,薑湯調下。

銀白散

治胃虛吐瀉

糯米炒,二兩半 扁豆蒸 丁香 藿香各二錢 白朮炒,一兩 甘草炙,三錢

右為末,紫蘇米飲調下。

《直指方》加炮白附子、全蠍、木香、石蓮、薑水煎。一方加天麻、砂仁、白茯苓。快脾正色。又名雙白散。

黑附子湯

治慢脾風四肢厥冷

附子炒去皮,三錢 木香、 人參各一錢五分 白附子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為散,每服三錢,薑五片,水煎,若手足既溫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