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地骨皮、 赤芍、 柴胡、 乾葛各一兩, 甘草五錢。

《犀角》二錢鎊。主風熱驚癇。鎮肝。除心熱。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

丹溪曰:「犀角,痘後用以散餘毒,若無毒而血虛者,或已燥熱發散者,而誤用之,禍立至。」

薛己曰:按前方云治心經虛熱,然其所用藥,多屬瀉心瀉肝之劑。蓋「虛」 「熱」 二宇,恐傳寫之誤。假如心經自病,而血虛熱者,用《祕旨》安神丸。脾虛奪心之氣而熱者,用《祕旨》補脾湯。肝木不能生心火而虛熱者,用地黃丸。

祕旨安神丸

治「心血虛而睡中驚悸,或受驚嚇而作。」

人參補五臟,止驚悸 半夏湯泡,燥脾土,健胃 酸棗仁炒,寧心志 茯神各一錢,開心益志。

五味子五粒,杵 當歸酒洗 橘紅 赤芍藥炒,各 七分 甘草炙,三分

右為末,薑汁糊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生薑湯下。

瀉黃散

治脾胃實熱

藿香葉,入手足太陰經。開胃止嘔。 甘草各七錢半, 石膏五錢,瀉胃火。 山梔仁一兩、 防風二兩。

右用蜜酒微炒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

薛己曰:「按前證若作渴飲冷,臥不露睛,手足甚熱,或遍身發黃,屬胃經實熱,宜用瀉黃散。若作渴飲湯,臥而露睛,手足並冷,屬胃經虛熱,宜用異功散。若面青搐搦,乳食少思,肝乘脾也,用《祕旨》補脾湯。若面赤驚悸,身熱昏睡,心乘脾也,用《祕旨》安神丸。若面白喘嗽,肢體倦怠,肺乘脾也,用補中益氣湯。若脣黑泄瀉,手」 足指冷,腎乘脾也,用益黃散。病後津液不足,口乾作渴,宜用七味白朮散。若乳母膏粱厚味,七情鬱火所致,當審其因而治其母。

瓜蔞湯

治慢驚

《瓜蔞根》二錢。 《白甘遂》一錢。

右,慢火炒黃,為末,每二三分,煎薄荷麝香湯下。薛己曰:「按:徐用誠云:『錢氏治慢驚用瓜蔞湯,恐傳寫誤耳。蓋驚主風木,甲木屬陽,病急易治;乙木屬陰,病緩難治。況小兒五臟之氣未實,神氣未完,而自病之慢驚,非病後及吐瀉脾胃虛損而得者,慎勿用此峻厲之劑』。」

王肯堂曰:「右瓜蔞湯,錢氏治慢驚法,脈有力者宜用。蓋濕痰積於膈中,使風火不得開發而身冷,故用瓜蔞湯劫去濕痰,使風火得伸而身溫搐止。若脈無力者,不宜用之,便當補脾,及溫白丸、羌活膏之類。」

溫驚丸

治慢驚風證。一名「粉紅丸。」

南星為末,入臘月牛膽中,陰乾百日,為末,四兩 硃砂一錢半 天竺黃一兩 坯子胭脂半錢 龍腦五分,另研

右用牛膽汁和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小者半丸,沙糖水下。

薛己曰:「按慢驚屬脾胃無陽,肝木所勝之寒證,故用溫驚丸以溫之。但所用之藥,乃辛散陽氣,祛逐痰涎,治者審之。」

人參理中丸

治中氣虛熱

人參 白朮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末,薑汁糊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一方用乾薑等分,加棗二枚。

調中丸

治脾胃虛寒

白朮 人參 甘草炒,各五錢 乾薑炮,四錢

右為末,用蜜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薛己曰:「按前二方,《本經》自病之藥,即人參理中丸也。若腎水侮上而虛寒者,當加半夏、茯苓、陳皮。或嘔吐更加藿香。泄瀉加木香。」

張氏溫脾散

治「脾胃虧損,腹脅虛脹,乳食不進,困倦無力。」

訶子肉、 人參各七錢 白朮、 木香 桔梗、 茯苓 藿香 陳皮 黃芪各五錢, 炙草二錢半

右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薛己曰:「按前方治脾肺虛弱之證。若肺病已去,前證未已,但用六君子湯以調補脾胃。」

清心丸

治驚熱煩躁

人參、 茯神、 防風、 硃砂、 柴胡各二錢。

金箔三十片。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竹瀝調下。此定驚安神,一切小驚要藥。

安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