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十四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四

  厥門三

  方茯苓甘草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甘草乾薑湯 白虎湯 烏梅丸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理中丸 四逆散 白通加豬膽汁湯 大柴

  胡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益元散 黃連解毒湯 雙解散 八味順

  氣散 薑附湯 導痰湯 調氣散 平胃散 四七湯 回陽救急湯 熨法 三生飲

  追魂湯 甘竹瀝湯 人參湯 三建湯 洞陽丹 接真湯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木香

  勻氣散 八味順氣散 蘇合香丸 六鬱湯 二陳湯 補中益氣湯 火鬱湯 當歸龍

  薈丸 四磨飲 星香湯 沉香桂附丸 養正丹 六味回陽飲 鎮陰煎 四味回陽飲

   通瘀煎 調氣散 五味子湯 調氣平胃散 倉公散 白薇湯 返魂湯 人參固本

  丸 蒲黃湯 人參散 赤茯苓湯 遠志散 吳茱萸加減湯 升陽洩火湯 還魂丹

  二十四味流氣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三百十四卷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四

厥門三

茯苓甘草湯仲景下同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有水也,此治之。

茯苓 桂枝各二兩 生薑切,三兩 甘草炙,一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四逆湯

治太陽誤汗,復加燒鍼而厥者。

乾薑一兩五錢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炙,二兩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涼服。」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治「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

即四逆湯方中加入豬膽汁半合。餘依前法服。

甘草乾薑湯

治「太陽」 內真寒而外假熱,因誤汗致厥者。

甘草炙,四兩 乾薑炮,二兩

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白虎湯

治「傷寒裡熱,脈滑而厥者。」

知母六兩 《石膏碎》,一斤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烏梅丸

治蚘厥吐蚘

烏梅三百箇 乾薑十兩 黃連一斤, 附子炮 桂枝 人參 黃蘗各六兩, 當歸 細莘

蜀椒去子,各四兩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用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加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味。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細莘 甘草,炙, 通草各二兩 大棗三十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治前證內有久寒者

當歸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甘草炙 通草 細莘各二兩 生薑切,半斤 大棗二十五枚,擘 吳茱萸一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溫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理中丸

作煎。名「理中湯。」 治四肢厥逆。脈沉微而不數。

乾薑炮 甘草、炙 人參。腹痛者倍之 白朮各一兩。

右搗篩,煉蜜和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湯數合和一丸,碾碎,溫服之,日三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熱粥食之,微自溫覆,勿揭衣,然不及湯。」

四逆散

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主之。」

甘草炙 柴胡 枳實去白穰,炒黃 芍藥各一兩

右搗篩為細散,米飲調下二錢,日三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