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辨,如陰厥一證,既無陽證陽脈,而病寒若此,明是 陰證。今人但曰中寒者,即其病也。然犯此者無幾,知 此者無難治,宜溫中,無待辨也。惟是陽厥一證,則有 不得不辨者,夫厥由三陽所傳,是為陽厥,此固然矣。 即以傳經者言之,又豈盡無陰證乎?故凡病真陽不 足者,即陽中之陰厥也;脈弱無神者,即陽中之陰厥 也;攻伐清涼太過者,即陽中之陰厥也;四肢為諸陽 之本,使非有熱結煩渴、脹實等證,而見厥逆者,皆由 陽氣不足也。成無己曰:「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 矣。」又曰:「厥為陰之盛也。」故凡屬挾虛傷寒,則雖自陽 經傳入者,是亦陽中之陰厥也。陰中之陰者宜溫。陽 中之陰者果宜涼乎。學者勿謂先有頭痛發熱。但自 三陽傳至者。便為陽厥。而寒因熱用之。則為害不小 矣。

蚘厥

成無己曰:「臟厥者死,陽氣絕也。蚘厥,雖厥而煩,吐蚘 已則靜,不若臟厥而躁,無暫安時也。病人臟寒胃虛, 故宜與烏梅丸,溫臟安蟲。然臟厥、蚘厥二證,皆傷寒 證也,詳見《傷寒門》。」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偏治法。如「厥病一時手足厥逆,痛不可忍,人以為手 足四肢之風證也,不知乃心中熱蒸,外不能洩,故四 肢手足則寒,而胸腹皮熱如火。」方用柴胡三錢當歸 二錢荊芥一錢黃連二錢炒梔子二錢半夏一錢枳 殼一錢水煎服。一劑即平,二劑即全愈。蓋厥證多是 火病,厥之甚則熱之甚也。故舒其內熱,而四肢手足 自溫矣。方中妙在用柴胡為君,用諸寒涼之藥直入 心肝之內,又不凝滯於胸膈之間。蓋柴胡能散半表 半裡之邪,又善疏洩鬱悶之氣,若止治其四肢手足 之風,而不直搗其中堅,則賊首不擒,餘黨安息,故不 治四肢手足,而專治其心胸也。

厥證,雖多是火,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乃直中陰經 也。陰寒直入於腎宮,則必挾腎水上犯心君之火,君 弱臣強,犯上自所不免。若不用大熱之藥,急救心君, 則危亡頃刻。方用人參三錢白朮一兩附子、肉桂、吳 茱萸各一錢水煎服,一劑即愈。然寒厥與熱厥大相 懸絕,不可不辨。寒厥手足必青,飲水必吐,腹必痛,喜 火熨之。若熱厥手足雖寒而不青紫。飲水不吐,熨火 則腹必加疼是也。能辨證清而用藥當。下喉即定。便 是神醫。何必用追魂之符籙哉。

開,治法如尸厥,乃中邪氣閉,必須用藥以開之,不用 瓜蔕散以探吐,即用皂角以取嚏也。方用瓜蔕七箇, 水二椀,煎湯一椀,加鹽少許灌之,即大吐濃痰,數椀 而愈。或用皂角刺碾為細末,取鵝翎管盛藥末,吹入 病人鼻中,得打噴嚏,口吐濃痰如黃物者即愈。蓋厥 證多係熱邪,然熱邪必然叫號,今黯然無語,宛似死 人。明係陰虛之人,忽中陰邪,不可以治陽厥之法治 之,而至不救。不若先以瓜蔕、皂角取吐,以去其痰涎 聲出。後以「人參五錢,白薇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五錢, 半夏二錢治之自安。」此乃開治之一法也。

噴嚏之法,用生半夏三錢為末,水丸如黃豆大,入鼻 孔中,則必噴嚏不已,用水飲之立止。通治中風不語, 尸厥等證,中惡中鬼俱妙,皆開治之法也。

引治法如人病厥逆之證,不敢用藥以治之,用吳茱 萸一兩為末,以麪半兩,水調成厚糊一般,以布如鍾 大,攤成膏紙,厚半分,貼在湧泉穴內,則手足不逆矣。 況上熱下寒之證,皆可用此法而治之,亦引火歸元 之法也。

「立治者,不可坐臥而立治之也。如厥證多兩手反張, 兩足轉逆,必須立而飲藥,則頃刻立定。蓋厥證原是 熱病,熱深則厥亦深,倘令其臥而服藥,則藥到胃,一 遇火氣沸騰沖擊而不相入,反致吐出也。今立而飲 藥,則斷斷無吐出之虞。」方用黃連、茯苓、白芍各三錢 柴胡、白芥子、木瓜、甘草各一錢,水煎服。此方純是平 肝之品,去火而又順火之性,自宜入口不吐。然而「火 熱炎上,吐亦常有,令人將病人抱而立之,令一人將 藥與飲,俟其下口久之,然後抱臥,則藥相順而無吐 逆之苦矣。」

人有忽然發厥,口不能言,眼閉手撒,喉中作酣聲,痰 氣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 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氣而發也。治法自宜攻痰為要, 然徒攻痰而不開心竅,亦是徒然。方用《啟迷丹》:生半 夏、人參各五錢,菟絲子一兩,甘草三分,茯神三錢,皂 角莢、生薑名一錢,菖蒲二錢,水煎服。此方人參、半夏 各用五錢,使攻補兼施,則痰易消而氣易復。尤妙用 菟絲子為君,則正氣生而邪氣散。更妙用皂莢、菖蒲、 茯神開心竅以清心,自然氣回而厥定。倘疑厥證是 熱,而輕用寒涼之藥,則去生遠矣。半夏用生不用製 者,取其生氣以救死,且製之過熟反掣肘,效遲而不 能奏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