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風為陽邪,開發肌腠,津液外泄,風熱留之,故身熱。風熱不去,則傷動其腎氣而上逆,逆於上則心煩,乘於脾土則中滿,病名曰「風厥」,謂因風邪而使腎氣之厥逆也。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 其為表裡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帝曰:「治之 奈何?」岐伯曰:「表裡刺之,飲之以湯。」

太陽之氣主表,風為陽邪,傷人陽氣,兩陽相搏,則為病熱,少陰與太陽相為表裡,陽熱在上,則陰氣從之而為厥逆矣。刺表以瀉風熱之陽邪,刺裡以下少陰之逆氣,飲之以湯,以助水津之汗。

《繆剌論》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 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 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 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百脈,皆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輸於足太陰脾,主於手少陰心,朝於手太陰肺,是以五脈之氣,皆會於耳中。絡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氣直上於巔頂也。五絡俱竭,則榮衛不行,故令人身脈振振,而形無知也,名曰尸厥。蓋人所以生動者,藉氣呴而血濡,血氣不行,則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陰之隱白,刺足心;足少陰之湧泉,刺足中指;足陽明之厲兌,刺手大指;手太陰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陰之神門,使血氣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管吹其兩耳,以通宗脈之氣;鬄其左角之髮,以通榮血;飲以美酒,以通衛氣。

《氣交變大論》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陰厥。

諸丙之歲,水運太過,陰氣寒甚,故厥逆於上。

《五常政大論》

《金不及》曰《從革》。從革之紀,是謂折收。其氣揚,其用躁 切,其動鏗禁瞀厥。

金運不及,則收政迺折瞀肺,是動病也,厥氣上逆也。

少陽司天,厥逆。

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則上下厥逆也。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厥逆。

陽氣不起,則手足為之厥逆。

《六元正紀大論》

水鬱之發,民善厥逆。

「厥逆」者,陽氣下藏,中氣塞也。

《至真要大論》

明陽在泉,主勝,則寒厥於腸,上衝胸中,甚則喘,不能 久立。

「寒厥於腸,上衝胸中。甚則喘」者,寒氣逆乘陽明之大腸,而上及於胸中之肺臟也。

太陽之勝,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

厥逆而入於胃者,水侮土也。胃絡上通於心,故心痛。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

此鬱寒之氣上行,而復歲半以前之氣也。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在上之陽氣下逆,則為「厥冷。」

少陰在泉,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

「厥氣上行」者,乃寒水之主氣,上乘於在泉之君火也。

《方盛衰論》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黃帝答曰: 「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 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 為厥。」問曰:「有餘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 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求陽不 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 乎屬不滿日,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

「陽從左」者,謂春夏之氣,從左而行於右;「陰從右」者,謂秋冬之氣,從右而行於左。「老者之氣從上而下,猶秋氣之從上而方衰於下;少者之氣從下而上,猶春氣之從下而方盛於上。是以春夏之氣,歸於陽之從左,而右,氣之順也,故為生氣;歸於秋;冬之從右,而左,氣之逆也,故為死氣。反之,謂秋冬之氣,歸於陰之從右,而左為生,歸於春夏之從左而右為逆。是以氣之無論多少,逆者皆為厥也。一謂一陰之氣,一上不下。」「寒厥到膝」者,陰氣上行,秋冬之令也,故老者為順,少者為逆。氣謂一陽之氣,氣上不下。頭痛巔疾者,陽氣自下而直上於巔頂也。不明天地人參合之道,求陽而不得其氣,求陰而不能審其微,則隔絕而無徵驗矣。少氣之厥。氣虛而上逆也。

《解精微論》

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并於上。陰氣并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