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0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熙寧丙辰歲,交賊寇邕郡,倅唐著作子正盡室遇害。

唐桂州人,治平中,赴京調舉,至全州,中途欲僦一僕, 得一肩夫,乃遊袁州日所役舊奴也。挈重擔,勁若健 羽,雖鞭馬疾追,常先百步之外,恐他逸,遂遣之。其僕 當日全州行至唐州,凡二千七百餘里,日午已到。留 書祝驛吏曰:「候桂州唐秀才至,付之,君後月餘方到。」 唐下馬于驛,驛吏前曰:「君非桂州唐秀才否?一月前, 有人留一書在此,因出示之,書面云:『《呈桂州唐秀才 歸真子》,謹封』。」唐曰:「吾豈識《歸真子》邪?」因啟封,唯一詩 曰:「袁山相見又之全,不遇先生道未緣。大抵有心求 富貴,到頭無分學神仙。篋中靈藥宜頻施,鼎內丹砂 莫妄傳。待得角龍為燕會,好來黃壁臥林泉。」唐得之 頗怪,因請其形貌,乃全州黜僕也。留書之日,即全州 所遣之日,始悟僕神人寶詩于篋,遇好事者則出之, 及遇害當丙辰,正合詩中謂角龍也。

《研北雜志》:「王元之有童,名青。」 《金史太祖本紀》:「收國二年二月己巳,詔曰,比以歲凶, 庶民艱食,多依附豪族,因為奴隸。及有犯法徵償莫 辦,折身為奴者,或私約立限,以人對贖,過期則為奴 者,並聽以兩人贖一為良。若元約以一人贖者,即從 元約。」

《太宗本紀》:天會十年四月丁卯,詔諸良人知情嫁奴 者,聽如故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從所欲。 《韓昉傳》:昉以儀同三司致仕,天德初,加開府儀同三 司,薨年六十八。昉性仁厚,待物甚寬。有家奴誣告昉 以馬資送叛人出境,考之無狀,有司以奴還昉,昉待 之如初。曰:「奴誣主人以罪,求為良耳,何足怪哉。」人稱 其長者。

《宗弼傳》:「宗弼子亨,本名孛迭,歷中京、東京留守。家奴 梁遵告亨與衛士符公弼謀反,考驗無狀,遵坐誅,海 陵疑之久之,亨家奴六斤頗黠,給使總諸奴。老僧謂 六斤曰:『爾渤海大族,不幸坐累為奴,寧不念為良乎? 六斤識其意。六斤嘗與亨侍妾私通,亨知之,怒曰:『必 殺此奴』。六斤聞之懼,密與老僧謀,告亨謀逆。亨有良』」 馬,將因海陵生辰進之,以謂生辰進馬者眾,不能以 良馬自異,欲他日入見進之。六斤言亨笑海陵不識 馬,不足進。亨之奴有自京師來者,具言徒單阿里出 虎誅死。亨曰:「彼有貸死誓券,安得誅之。」奴曰:「必欲殺 之,誓券安足用哉?」亨曰:「然則將及我矣。」六斤即以為 怨望,遂誣亨欲因間刺海陵老僧即捕繫亨以聞,工 部尚書耶律安禮、大理正忒里等鞫之。亨言「嘗論鐵 券事,實無反心,而六斤亦自引伏,與妾私通,亨嘗言 欲殺之狀。」安禮等還奏,海陵怒,復遣與老僧同鞫之, 與其家奴並加搒掠,皆不伏。老僧夜至亨囚所,使人 蹴其陰間,殺之。

《耶律安禮傳》:「安禮廉謹自將,從帥府再伐宋,寶貨人 口,一無所取。貴為執政,奴婢止數人,皆有契券。時議 賢之。」

《曹望之傳》:「望之為戶部侍郎,家奴袁一言涉妖妄,大 興府鞫治。望之恐,使戶部令史劉公輔問其事於大 興少尹王全,全具其事語公輔,公輔以語望之。御史 臺劾奏劉公輔言泄獄情。上曰:『妖妄之言,交相傳說, 何也』。」於是望之決杖一百,王全杖八十,劉公輔杖一 百五十,除名。

《完顏伯嘉傳》:伯嘉調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妹 晉國夫人家奴買漆不酬直,伯嘉鉤致晉國用事奴 數人繫獄,晉國白章宗,章宗曰:「姨酬其價,則奴釋矣。」 由是豪右屏跡。

《劉璣傳》:「『璣遷同知北京留守事,坐曲法放免奴婢訴 良者,左降管州刺史。世宗謂宰臣曰:『璣為人何如』?參 知政事程輝曰:璣執強跋扈,嘗追濟南府官錢,以至 委曲生意,而害及平民』。上曰:『朕聞璣在北京,凡奴隸 訴良,不問契券真偽,輒放為良,意欲邀福於冥。冥,則 在己之奴,何為不放?又曰:『璣放朕之家奴,意欲以此』』」 邀福,存心若是,不宜再用。

《完顏白撒傳》:「白撒既富貴,婢妾百數,皆衣金縷,奴隸 月廩與列將等,猶以為未足。」

《宗義傳》:「宗義子襄,襄子和尚,封應國公,賜名樂善。左 宣徽使許霖之子知彰與和尚鬥爭,其母妃命家奴 捽入陵辱之,使人曳霖至第,毆詈之。明日,霖訴于朝, 詔大興尹蕭玉、左丞良弼、權御史大夫張忠輔、左司 員外郎王全雜治妃,杖一百,殺其家奴為首者,餘決 杖有差。霖嘗跪于妃前,失大臣體,及所訴有妄,笞二」 十。大定間,家奴小僧月一妄言和尚熟寢之次有異 徵。襄妃僧酷以為信然,召日者李端卜之,端云「當為 天子」,司天張有直亦云「當大貴。」家奴李添壽上變,僧 酷、和尚下吏驗問有狀,皆伏誅。

《陳顏傳》:「顏,衛州汲縣人,世業農。父光,宋季擢武舉第, 調壽陽尉,未赴,值金兵取汴,光病圍城中。顏間關渡 河,往省其父,因扶疾北歸。光家奴謀良不可,誣告光 與賊殺人,光繫獄搒掠不勝,因自誣服。顏詣郡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