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縣,課績為山西最,超擢鳳陽知府。正統十年,大計天 下群吏,始命舉治行卓異者,瓚及王懋、葉錫、趙亮等 與焉。鳳陽帝鄉勛臣及諸將子孫多犯令,瓚請立戶, 稽出入,由是始遵約束。瓚言:民間子弟可造者多,請 增廣生員,毋限額。」禮部採瓚言,考取附學。天下學校 之有附學生,由瓚議始。擢浙江右布政使,與平《陶得 二》之亂。景泰二年,瓚以湖州諸府官田賦重,請均之 民田賦輕者,而嚴禁詭寄之弊。詔與鎮守侍郎孫原 貞督之,田賦稱平。久之,卒官。懋,修武人。由進士為海 豐知縣,後超擢西安知府,亦有聲。錫,永嘉人。為吳縣 知縣,舉卓異,遷奸民訐於朝,將逮繫,吳人群詣闕頌 錫,乃令視事如故,抵誣者罪。尋擢寧國知府,而亮為 慶雲典史,亦在舉中,同被宴賚,時人以為榮。秩滿,擢 知本縣。

王儀

按《蘇州府志》:「儀號暘谷,霸州文安人。初任嘉定縣知 縣,入道,尋出守蘇州。釐剔錢糧諸弊,自周忱、況鍾之 未除者,儀悉除之。定秋糧八事:一曰以原額稽其始, 二曰以事故除其虛,三曰以分項別其異,四曰以歸 總正其實,五曰以坐派起其運,六曰以運餘撥其存, 七曰以存餘考其積,八曰以徵一定其則,及商稅、酒」 醋、房地、魚課,一切清理。郡人至今稱「王儀太守」不忘 焉。後以憂去,陞蘇松兵備副使。時倭初平,議省兵食。 儀獨詳利害,請於臺,凡十五事。乃即所部自金山而 北至圌山,袤八百里,合諸軍分戍,又移鎮將,使首尾 應。嘗督漕遇涸,儀發機致水,凡三百里,以五日濟。謂 吳田糧不均,下屬邑履畝會稽。儀竭思立法乃均。其 後丈量者俱以儀舊籍為準。

張嵓

按《太平府志》:「嵓字具瞻,浙江上虞舉人,授宣城教諭。 正統三年,巡撫周忱薦知當塗縣,題梅詩贈之云:『疏 影橫斜出泮池,一氈清冷最相宜。彈琴卻傍青山去, 百里春回在此時』。蒞任敏達勤廉,政事文翰俱優,興 學崇儒,縣治學宇,譙樓驛傳,橋梁道路,修建一新。日 省學工,或應酬無暇,抵暮必至,寒暑風雨不輟數年」, 政通人和,吏服士化。秩滿,軍民師生僧道赴諸臺保 留不獲,各賦詩贈行。後擢監察御史,陞知府,歷鎮江 州、泉州、荊州三郡之荊,過當塗,戴白垂髻者,擁道謁 拜。致仕卒,入祀《名宦》。

歐陽復

按《郴州志》:「復,字時亨,授翰林庶吉士,轉南車駕員外 郎,遷泉州知府。有寡母訟其子缺食,復究之,覺誣,佯 諭曰:『母缺食可憐』。引入後寢,命賜母餅,陰令餅中置 桐油少許,嫗食之,頃吐皆肉飯也。母遂愧服。祀鄉賢。」

吳惠

按《廣西通志》:「惠字孟仁,吳縣人。景泰間為行人,使占 城還,擢知桂林。時義寧諸蠻因武岡、新寧有叛苗僭 稱廣通王者,遣使結連,授偽官爵,誘與俱叛,尚未聽 從。藩憲據諜言欲先發,惠執不可,請自往探其實以 報。是日單輿徑至義寧。明日入都,廒等呰諭蠻首楊 文伯,使相傳諭,勿得輒聽叛苗誑誘。文伯叩首謝,隨」 喚諸蠻護惠還郡。惠率文伯謁藩憲,乃釋去,不問叛 苗,揚言已得義寧蠻助,恐喝州縣,惠不為動。久之,義 寧無一叛者。兵部尚書于謙劾總兵武毅黜不用,惠 即上言毅功過相當,黜似太甚。謙劾惠,上言德政。惠 聞,略無懼色,但曰:「百聞不如一見。司馬雖賢,高坐署 中,安知驅馳瘴鄉苦哉?」既得報,貰不治?惠言陳都督 旺代武,恐廣無寧日。後卒如惠言。在郡十年,擢廣東 參政以去。

黃瑜

按《明外史循吏傳》:「瑜字仲美,臨桂人。正統九年舉於 鄉,授兗州府同知。歲歉,行視屬縣,發廩賑貸。後值水 災,築隄捍禦,民甚德之。天順初,以治行高等,賜封誥 獎勵。無何,部民頌其賢,請用為知府。御史及布按二 司核實以聞,帝即命之。尋以父憂去。時兩廣猺寇猖 獗,都御史葉盛薦知肇慶府。地當兩粵之衝,猺賊時」 至城下,民不獲安。業瑜訓練民兵,先事為備。屬邑無 城者城之。曉示諸蠻,許自首服。戒有司無擾,由是境 內獲安。成化初,都御史韓雍薦於朝,詔增秩一級。九 載滿,撫、按三司連章敘其政績,請加官再任。帝從吏 部言,璽書獎勞,俟更歷三載以聞。既三載滿,治行益 著。乃加廣東右參政,仍知府事。瑜涖肇慶十五年,剔 蠹釐奸,政無不舉,士民歌頌之。同時又有兩黃瑜,並 以治行顯。一為江西南城人,亦舉正統九年鄉試,知 四會縣,尋以憂歸。天順三年起補開建。邑無城,常有 寇患,瑜植木柵以守。後改建磚城,親挾弓矢禦寇,一 邑賴之。成化二年,上官薦其治行尤異,超擢雷州知 府。時承饑荒之後,盜賊充斥,瑜盡心撫字,數載間盜 息民安,軍民胥悅。秩滿,亦加右參政,仍涖府事,一香 山人。景泰七年舉於鄉,知長樂縣。改建學校,日進諸 生討論。有兄弟相訟者,開導之,皆涕泣相讓而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