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直道忤上官,浩然求去,民輓留不得,立祠祀焉。

秦夔

按《武昌府志》:「夔字廷韶,無錫人。天順庚辰進士,授南 京兵部主事,轉郎中,出知武昌府。屏姦植善,興學勸 農,創養濟院,定均徭法,積穀備荒,節財裕國。都御史 吳琛、劉敷尤加器重。乃創張乖厓祠,葺黃鶴樓,祀神 江滸。力縛劇盜,辨獄會城,首罪妖伶,皆美政也。」

李向陽

按《武昌府志》:「向陽,四川雅州人。公美風儀,尚氣節。先 為兵部郎,上疏言時事,直聲在海內。出知松江府。時 華亭公歸田,當時者競相傾危,公盡逮諸謗家置之 法,遂得罪謫去。後知武昌府,有冰蘗之操,諸司聞公 至,改容禮之。後陞河南提學,吏民號泣送之者如市。 又以忤巡按御史罷歸。」

吳淵

按《武進縣志》:「淵,字本深。父昌,歸德府同知,有善政。」淵 舉天順進士,歷官福州知府。先是郡多繫囚,淵至,直 其冤者百餘人,決遣五百餘人,數日犴狴為空。郡逋 賦以萬計,淵曰:「固知催科無善政,急則殘民緩則損 上。」於是裁省浮費,勸諭多方,民不擾而賦足,吏民親 愛之,如戴慈母。尋以母老,乞致仕歸。

劉實

按《廣東通志》:「實字嘉秀,安福人,進士。天順間,由治中 擢知南雄府。性廉潔,剛介不阿,事持大體,政暇恆閉 戶著《春秋》。府為江廣要道,商稅鉅萬,有司無稽,至者 盈饜。或以要譽於賓旅,實至惟存一二。繕郡學,樹嶺 松而已。有中官將度嶺覘實供帳減舊不懌,實詣見, 苛辱之。郡民大譁,爭趨入為實謝,翼實以出。中官廉」 得其生平,召謝之,堅不往。竟遂論實不恭,逮赴京。實 具言:「臣從官三十年,不以妻子隨,餐粗衣敝,欲為國 家愛養所部,不忍勞費之。觸忤內使,無所逃罪。」上霽 威聽,得釋。亡何,以病卒。郡人哀祀之,至今稱鐵板劉 云。

張嵿

按《廣東通志》:「嵿字時俊,蕭山人,進士。正德中,知南雄 府,改遷郡邑兩學,取諸鹽利,不以擾民。俗信鬼神,嵿 大毀淫祠,以祛民惑。是年安遠峒寇為虐,都憲陳汝 厲檄以鹽利椒木代民輸虛賦。未幾,擢江西參政。嘉 靖初,歷巡撫都御史,復以本色責保昌虛賦,石征五 錢五分,民甚病之,聲名減於治郡時。」

孔鏞

按《廣東通志》:「鏞字昭文,長洲人。登進士,先仕連山縣, 成化二年,超擢高州知府,連邑如失父母。先時西寇 侵境,土寇蜂起。鏞至,親擐甲冑,督率民兵,前後擒斬 賊首四百七十餘名顆,奪還被擄男婦四百五十二 口。設法招撫殘賊男婦九千七百一十四口,民畏威 懷德。又立社學於府門右,訓誨官民弟子。城外木柵」, 寇時騷犯。築土垣以易之,民席保障。尋陞廣東按察 副使,賜璽書,仍守其地。嘗單騎抵賊營,示以禍福,許 以自新,賊皆感泣,焚巢而降焉。於是劇盜梁定侯等, 聞風招撫,處之內地,令耕守以備他盜。在高四年,囹 圄虛空,及以憂去,軍民泣送至千里外。瓊山丘濬為 傳其行。

田濟

按《明外史循吏傳》:「濟,麟遊人。舉進士。成化六年,累官 大名知府,改真定。至即祛吏弊,卹民瘼,興學勸士,鋤 強扶弱,政聲漸起。明年大疫,施藥以療,死無依及屍 暴露者,給棺瘞之。歲又大凶,斗粟百錢,民有餒死者, 濟不待報,開倉賑貸。又出粟三萬餘石,半價以糶,遂 無騰貴之患。乃巡行所部州邑,察其不足而補助之」, 凡發粟二十七萬餘石,頌聲大作。性剛直,不屈勢要。 定國公弟徐永宜擅殺佃人,濟即彈奏,謫戍邊。平山、 武強民十餘人被誣為盜,獄已成,為辨釋之。軍衛有 訟,涖以至公,不待捕而自至。部檄徵派羊豕雞鵝諸 物為具,奏汰其半,遂為定制。其他請於上官,寬民力、 節浮費者,不可勝紀。涖政八年,部內大治。

沈性

按《明外史田濟傳》:「性字士彝,會稽人。景泰二年第進 士,授御史。英宗復辟,陳保天命、固人心、停末務、減冗 員、擇守令、汰僧道六事,語極切直。已而簡廷臣為知 府,性得寧國。陛辭,召入便殿,諭勉之。既至,划剔蠹弊, 一以惠利為本。民苦役繁,令諸在官供事者,歲輸銀 一兩給軍需,即放歸力農,民大稱便。歲大侵,輒發粟」 減價以糶,訟至立斷,獄無繫囚,令行禁止,民更悅服。 加意學校,親為講授。居八年,課績為南畿第一。巡撫 劉孜以狀聞,賜「封誥旌異。」未幾,以父憂歸,遘疾卒。

段堅

按《明外史》本傳:「堅字可大,蘭州人。早歲受書,即有志 聖學。舉於鄉,卒業國子監。景泰元年上書言:王振以 刀鋸小人,竊國大柄,幸蒙天誅。彼同惡之人散在四 方,肆虐猶故,不悉正刑章,患何由止?且奄侍預政,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