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授亮勇武將軍。亮進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

臣勇武,其號至濁,且文武又殊,請更改授』。世宗曰:『今 依勞行賞,不問清濁,卿何得乃復以清濁為辭』?亮曰: 『聖明在上,清濁故分。臣既屬聖明,是以敢啟』。世宗曰: 『九流之內,人咸君子,雖文武號殊,佐治一也。卿何得 獨欲乖眾,妄相清濁?所請未可,但依前授』。」亮曰:「今江 左未賓,書軌宜一,方為陛下授命前驅,拓定吳會。官 爵陛下之所輕,賤命微臣之所重,陛下方收所重,何 惜所輕。」世宗笑曰:「卿欲為朕拓定江表,揃平蕭衍,揃 平拓定,非勇武莫可。今之所授,是副卿言。辭勇及武, 自相矛楯。」亮曰:「臣欲仰稟聖規,運籌而定,何假勇武, 方乃成功。」世宗曰:「謀勇二事,體本相須。若勇而無謀, 則勇不獨舉;若謀而無勇,則謀不孤行。必須兼兩,乃 能制勝。何得云偏須運籌,而不復假勇乎?」亮曰:「請改 授平遠將軍。」世宗曰:「運籌用武,然後遠人始平。卿但 用武平之,何患不得平遠也。」亮乃陳謝而退。後除陽 平太守,清白愛民,甚有惠政,聲績之美,顯著當時,朝 廷嘉其風化。轉汲郡太守,為治如前,譽宣遠近,二郡 民吏迄今追思之。卒,孝昌初,贈左將軍、南青州刺史。 初,亮之在陽平,屬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討元義。 時并州刺史城陽王徽亦遣使詣亮,密同熙謀。熙敗, 亮詭其使辭,由是徽音獲免。二年,詔追前效,重贈平 東將軍、濟州刺史,拜其子希遠奉朝請。

宋世景

按《魏書良吏傳》:「世景,廣平人,河南尹飜之第三弟也。 少自脩立,事親以孝聞。與弟道璵下帷誦讀,博覽群 言,尤精經義。族兄弁甚重之。舉秀才,對策上第,拜國 子助教。遷彭城王勰開府法曹行參軍,勰愛其才學, 雅相器敬,高祖亦嘉之。遷司徒法曹行參軍。世景明 刑理,著律令,裁決疑獄,剖判如流。轉尚書祠部郎,彭」 城王勰每稱之曰:「宋世景精識,尚書、僕射才也。臺中 疑事,右僕射高肇常以委之。」世景既才長從政,加之 夙勤不怠,兼領數曹,深著稱績。頻為左僕射源懷引 為行臺郎,巡察州鎮,十有餘所,黜陟賞罰,莫不咸允。 遷徙十鎮,別置諸戍,明設亭候,以備北鹵。懷大相委 重。還而薦之於世宗曰:「宋世景文武才略,當今寡儔, 清平忠直,亦少其比。陛下若任之以機要,終不減李 沖也。」世宗曰:「朕亦聞之。」尚書令廣陽王嘉、右僕射高 肇、吏部尚書中山王英共薦世景為國子博士,尋薦 為尚書右丞。王顯與宋弁有隙,毀之於世宗,故事寢 不報。尋加伏波將軍,行滎陽太守。鄭氏豪橫,號為難 治。濟州刺史鄭尚弟遠慶,先為苑陵令,多所受納,百 姓患之。世景下車召而謂之曰:「與卿親,宜假借。吾未 至之前,一不相問;今日之後,終不相捨。」而遠慶行意 自若。世景繩之以法,遠慶懼,棄官亡走。於是寮屬畏 威,莫不改肅。終日坐於廳事,未嘗寢息。縣史、三正及 諸細民至即見之,無早晚之節。來者無不盡其情抱, 皆假之恩顏,屏人密語。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擿 伏,有若神明。嘗有一吏,休滿還郡,食人雞豚。又有一 幹,受人一帽,又食二雞。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 雞豚,取丙丁之帽?」吏幹叩頭伏罪。於是上下震悚,莫 敢犯禁。坐弟道璵事除名。世景友于之性,過絕於人, 及道璵死,哭之哀切,酸感行路,形容毀悴,見者莫不 歎愍。歲餘母喪,遂不勝哀而卒。世景嘗撰《晉書》,竟未 得就。

蘇淑

按《魏書良吏傳》,「淑字仲和,武邑人也。立性敦謹,頗涉 經傳。兄壽興坐事為閹官,壽興後為河間太守,賜爵 晉陽男。及壽興將卒,遂冒養淑為子。熙平中,襲其爵, 除司空士曹參軍,尋轉太學博士、厲威將軍、員外散 騎侍郎,轉奉車都尉,領殿中侍御史。因使於冀州。會 高乾邕執刺史元嶷,據城起義,淑贊成其事。乾邕以」 淑行武邑郡。未幾,參朱汝歸。率兵將至,淑於郡逃 還京師。後除左將軍、大中大夫,行河陰令。出除樂陵 內史。淑在郡綏撫,甚有民譽。始經二周,謝病乞解,有 詔聽之。民吏老幼訴乞淑者甚眾。後歷滎陽太守,亦 有能名。加中軍將軍、司空從事中郎。興和二年,拜中 山太守。三年,卒於郡。淑清心愛下,所歷三郡,皆為吏 民所思,當時稱為「良二千石。」武定初,贈衛大將軍、都 官尚書、瀛州刺史,諡曰「懿。」齊獻武王。追美清操,與羊 敦同見優賞。

鹿生

按《魏書良吏傳》:「生濟陰乘氏人。父壽興,沮渠牧犍庫 部郎。生再為濟南太守,有治稱。顯祖嘉其能,特徵赴 季秋馬射,賜以驄馬,加以青服,彰其廉潔。前後在任 十年,時三齊始附,人懷苟且,蒲博終朝,頗廢農業。生 立制斷之,聞者嗟善。後歷徐州、任城王澄、廣陵侯元 衍、征東、安南二府長史,帶淮陽太守、郯城鎮將。年七」 十四,正始中卒,追贈龍驤將軍、兗州刺史。

張應

按《魏書良吏傳》:「張應,不知何許人,延興中為魯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