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閑曰:『吾為人吏,何所逃死?臺軍攻陷城,閑見執,將 刑第二子絳,求代死不獲,遂以身蔽刃,刑者俱害之。 襄痛父兄之酷喪,過於禮服,釋後猶若居憂。天監三 年,都官尚書范岫表薦襄,起家擢拜著作佐郎,除永』」 寧令。秩滿,累遷司空臨川王法曹外兵輕車,廬陵王 記室參軍。昭明太子聞襄業行,啟高祖引與遊處。除 太子洗馬,遷中舍人,並掌管記。出為揚州治中。襄父 終此官,固辭職,高祖不許,聽與府司馬換廨居之。昭 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將八十,與蕭琛、傅昭、陸杲每 月常遣存問,加賜珍羞衣服。襄母嘗卒患心痛,醫方 須三升粟漿。是時冬月,日又逼暮,求索無所。忽有老 人詣門貨漿,量如方劑,始欲酬直,無何失之。時以襄 孝感所致也。累遷國子博士,太子家令,復掌管記。母 憂去職。襄年已五十,毀頓過禮,太子憂之曰:「遣使誡 喻。」服闋,除太子中庶子,復掌管記。中大通三年,昭明 太子薨,官屬罷,妃蔡氏別居金華宮。以襄為中散大 夫,領步兵校尉、金華宮家令,知金華宮事。七年,出為 鄱陽內史。先是,郡民鮮于琛服食修道法,嘗入山採 藥,拾得五色幡眊,又於地中得石璽,竊怪之。琛先與 妻別室,望琛所處常有異氣,益以為神。大同元年,遂 結其門徒,殺廣晉令王筠,號「上願元年」,署置官屬。其 黨轉相誑惑,有眾萬餘人,將出攻郡。襄先已帥民吏 修城隍為備禦,及賊至,連戰破之,生獲琛,餘眾逃散。 時鄰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治黨與,因求賄貨,皆不 得其實。或有善人,盡室離禍。惟襄郡部,枉直無濫。民 作歌曰:「鮮于平後善惡分,民無枉死。賴有陸君。又有 彭、李。」二家先因忿爭,遂相誣告,襄引入內室,不加責 誚,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咎悔,乃為設酒食, 令其盡歡,酒罷,同載而還,因相親厚。民又歌曰:「陸君 政,無怨家。鬥既罷,讎共車。」在政六年,郡中大治。民李 睍等四百二十人詣闕拜表,陳襄德化,求於郡立碑, 降敕許之。又表乞留襄,襄固求還,徵為吏部郎,遷祕 書監,領揚州大中正。太清元年,遷度支尚書,中正如 故。二年,侯景舉兵圍宮城,以襄直侍中省。三年三月, 城陷,襄逃還。吳賊尋寇東境,沒吳郡。景將宋子仙進 攻錢塘,會海鹽人陸黯舉義,有眾數千人,夜出襲郡, 殺偽太守蘇單于,推襄行郡事。時淮南太守文成侯 蕭寧逃賊入吳,襄遣迎寧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 帥眾拒子仙,子仙聞兵起,乃退還,與黯等戰于松江。 黯敗走,吳下軍聞之,亦各奔散。襄匿于墓下,一夜憂 憤卒,時年七十。襄弱冠遭家禍,終身蔬食布衣,不聽 音樂,口不言殺害,五十許年。侯景平,世祖追贈侍中、 雲麾將軍。以建義功,追封餘干縣侯,邑五百戶。

王勱

按《陳書王通傳》:「通弟勱,字公濟,美風儀,博涉書史,恬 然清簡,未嘗以利欲干懷。梁世為國子《周易》生,射策 舉高第,除祕書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輕車 河東王功曹史。王出鎮京口,勱將隨之藩。范陽張纘 時典選舉,勱造纘言別,纘嘉其風采,乃曰:『王生才地, 豈可遊外府乎』?奏為太子洗馬,遷中舍人,司徒左西」 屬。出為南徐州別駕從事史。大同末,梁武帝謁園陵, 道出朱方,勱隨例迎候,敕勱令從輦側。所經山川,莫 不顧問,勱隨事應對,咸有故實。又從登北顧樓賦詩, 辭義清典,帝甚嘉之。時河東王為廣州刺史,乃以勱 為冠軍河東王長史、南海太守。王至嶺南,多所侵掠, 因懼罪,稱疾秀州。還朝,勱行廣州府事。越中饒沃,前 後守宰例多貪縱,勱獨以清白著聞。入為給事黃門 侍郎。侯景之亂,西奔江陵。元帝承制,以為太子中庶 子,掌相府管記。出為寧遠將軍、晉陵太守。時兵饑之 後,郡中凋弊,勱為政清簡,吏民便安之。徵為侍中,遷 五兵尚書。及西魏寇江陵,元帝徵湘州刺史、宜豐侯 蕭循入援,以勱監湘州。江陵陷,敬帝承制以為中書 令。紹泰元年,加侍中。高祖為司空,以勱兼司空長史。 高祖為丞相,勱兼丞相長史,侍中、中書令並如故。時 吳中遭亂,民多乏絕,乃以勱監吳興郡。及蕭勃平後, 又以勱舊在嶺表,早有政勣,乃授使持節、都督廣州 等二十州諸軍事、平南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 未行,改為衡州刺史,持節、都督並如故。王琳據有上 流,衡、廣攜貳,勱不得之鎮,留於大庾嶺。天嘉元年,徵 為侍中、都官尚書,未拜,復為中書令。遷太子詹事,行 東宮事,侍中並如故。加金紫光祿大夫,領度支尚書。 廢帝即位,加散騎常侍。太建元年,遷尚書右僕射。時 東境大水,百姓饑饉,以勱為仁武將軍、晉陵太守,在 郡甚有威惠,郡人表請立碑,頌勱政績,詔許之。徵為 中書監,重授尚書右僕射,領右軍將軍。四年五月卒, 時年六十七。贈侍中、中書監,諡曰溫。

北魏

明亮

按《魏書良吏傳》:「亮字文德,平原人,性方厚,有識幹,自 給事中歷員外常侍。延昌中,世宗臨朝堂,親自黜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