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族孫也。少孤貧,常傭耕以養兄嫂,有閑暇則以學文。 仕郡為功曹,察孝廉,補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間, 鄰縣歸之,戶口十倍。遷張掖太守,歲饑,粟石數千,訪 乃開倉賑給,以救其敝。吏懼譴,爭欲上言,訪曰:『若上 須報,是棄民也』。太守樂以一身救百姓,遂出穀賦人。」 順帝璽書嘉之,由是一郡得全。歲餘,官民並豐,界無 姦盜。遷南陽太守,去官,拜護羌校尉,邊境服其威信。 卒於官。

劉寵

按《後漢書循吏傳》:「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 之後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將閭少子封牟平侯,子 孫家焉。父丕,博學,號為通儒。寵少受父業,以明經舉 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為吏民所愛。母疾,棄官去, 百姓將送塞道,車不得進,乃輕服遁歸。後四遷為豫 章太守,又三遷,拜會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 入市井者,頗為官吏所擾。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 中大化。徵為將作大匠。山陰縣有五六老叟,尨眉皓 髮,自若邪山谷間,出人齎百錢以送。寵寵勞之曰:「父 老何自苦?」對曰:「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它守時,吏發 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 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遭值聖明,今聞當 見棄去,故自扶奉送。」寵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 父老,為人選一大錢受之。轉為宗正、大鴻臚。延熹四 年,代黃瓊為司空,以陰霧愆陽免。頃之,拜將作大匠, 復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 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里。寵前後歷宰二郡,累登卿 相,而清約省素,家無貨積。嘗出京師,欲息亭舍,亭吏 止之曰:「整頓灑掃,以待劉公,不可得也。」寵無言而去, 時人稱其長者。以老病卒於家。弟方,官至山陽太守。 方有二子,岱字公山,繇字正禮。兄弟齊名稱。董卓入 洛陽,岱從侍中出為兗州刺史,虛己愛物,為士人所 附。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賊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 入東平,岱擊之,戰死。興平中,繇為揚州牧、振威將軍。 時袁術據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國喪亂,士友多 南奔,繇攜接收養,與同優劇,甚得名稱。袁術遣孫策 攻破繇,因奔豫章,病卒。

王暢

按《後漢書》本傳:「暢字茂叔,少以清實為稱,無所交黨。 初舉孝廉,辭病不就。大將軍梁商特辟,舉茂才,四遷 尚書令,出為齊相。徵拜司隸校尉,轉漁陽太守。所在 以嚴明為稱。坐事免官。是時政事多歸尚書,桓帝特 詔三公令高選庸能,太尉陳蕃薦暢清方公正,有不 可犯之色。由是復為尚書,尋拜南陽太守。前後二千」 石逼懼。帝鄉貴戚,多不稱職。暢深疾之,下車奮厲威 猛,其豪黨有釁穢者,莫不糾發。會赦,事得散。暢追恨 之,更為設法,諸受臧二千萬以上,不自首實者,盡入 財物,若其隱伏,使吏發屋伐樹,堙井夷竈,豪右大震。 功曹張敞奏記諫曰:「五教在寬,著之經典。湯去三面, 八方歸仁;武王入殷,先去炮烙之刑。」高祖鑒秦,唯定 《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緹縈,蠲除肉刑。卓茂、文翁、 召父之徒,皆疾惡嚴刻,務崇溫厚,仁賢之政,流聞後 世。夫明哲之君,網漏吞舟之魚,然後三光明於上,人 物悅於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發屋伐樹,將為嚴烈, 雖欲懲惡,難以聞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矅,敷 仁惠之政,則海內改「觀,實有折枝之易,而無挾山之 難。郡為舊都,侯甸之國,園廟出於章陵。三后生自新 野,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風流。自中興以來,功臣將相, 繼世而隆。愚以為懇懇用刑,不如行恩;孳孳求姦,未 若禮賢。」舜舉皋陶,不仁者遠。隨、會為政,晉盜奔秦;虞 芮入境,讓心自生。化人在德,不在用刑。暢深納敞諫, 更崇寬政,慎刑簡罰,教化遂行。郡中豪族,多以奢靡 相尚,暢常布衣皮褥,車馬羸敗,以矯其敝。同郡劉表 時年十七,從暢受學,進諫曰:「夫奢不僭上,儉不逼下, 循道行禮,貴處可否之間。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府君 不希孔聖之明訓,而慕夷、齊之末操,無乃皎然自貴 於世乎?」暢曰:「昔公儀休在魯,拔園葵,去織婦;孫叔敖 相楚,其子被裘刈薪。夫以約失之鮮矣。聞伯夷之風 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雖以不德,敢慕遺烈。」後徵為 長樂衛尉。建寧元年,遷司空,數月,以水災策免。明年, 卒於家。子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謙子粲,以文才知 名。

但望

按《巴志》,孝桓帝以并州刺史泰山但望,字伯闔,為巴 郡太守,懃卹民隱。郡文學掾宕渠趙芬,弘農馮尤,墊 江龔榮、王祈、李溫,臨江嚴就、胡良、文愷,安漢陳禧,閩 中黃閶,江州毋成陽譽、喬就、張紹、牟存、平直等詣望 自訟曰:「郡境廣遠千里,給吏,兼將人從,冬往夏還,夏 單冬複,惟踰時之役,懷怨曠之思,其憂喪吉凶,不得 相見,解緩補綻。」下至薪菜之物,無不躬買於市。富者 財得自供,貧者無以自久,是以清儉,夭枉不聞。加以 水陸艱難,山有猛禽,思迫期會,隕身江河,投死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