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露,宜伏歐刀。又奏「請敕四府條舉近臣父兄及知親

為刺史、二千石尤殘穢不勝任者,免遣案罪。」帝乃從 之,擢暠監太子於承光宮,中常侍高梵從中單駕出 迎太子。時太傅杜喬等疑不欲從,惶惑不知所為。暠 乃手劎當車曰:「太子,國之儲副,人命所係。今常侍來, 無詔信,何以知非姦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辭屈不敢 對,馳命奏之。詔報,太子乃得去。喬退而歎息愧暠,臨 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稱善者良久。出為益州刺史。 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職三年,宣恩遠夷,開曉殊 俗,岷山雜落,皆懷服漢德。其白狼、槃木、唐菆、卭僰諸 國,自前刺史朱輔卒後遂絕,暠至,乃復舉種向化。時 永昌太守冶鑄黃金為文蛇,以獻梁冀,暠糾發逮捕, 馳傳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御怒於暠。 會巴郡人服直聚黨百餘人,自稱「天王」,暠與太守應 承討捕不克,吏人多被傷害,冀因此陷之。傳逮暠承, 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暠承之 意,實由縣吏懼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比不祥。此盜賊 群起,處處未絕,暠承以首舉大姦,而相隨受罪,臣恐 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復盡心。」梁太后省 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後梁州羌動,以暠為梁州 刺史,甚得百姓歡心。被徵當遷,吏人詣闕請留之。太 后歎曰:「未聞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許之。暠復留一年, 遷漢陽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漢陽界,暠與相揖謝,千 里不得乘車。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遷使匈奴 中郎將。時遼東烏桓反叛,復轉遼東太守,烏桓望風 率服迎拜於界上。坐事免歸。後司隸校尉舉暠賢良 方正,不應徵,拜議郎,遷南郡太守。入為尚書。會匈奴 寇并、涼二州,桓帝擢暠為度遼將軍。暠到營所,先宣 恩信,誘降諸胡;其有不服,然後加討。羌鹵先時有生 見獲質於郡縣者,悉遣還之。誠心懷撫,信賞分明。由 是羌胡龜茲、莎車、烏孫等皆來順服。暠乃去烽燧,除 候望,邊方晏然無警。入為大司農。延熹四年,遷司徒, 推達名臣橋元、皇甫規等為稱職。在位三年,年六十 一,薨。并、涼邊人咸為發哀。匈奴聞暠卒,舉國傷惜。單 于每入朝賀,望見墳墓,輒哭泣祭祀。二子:岱、拂。

吳資

按《巴志》:永建中,泰山吳資為郡守,屢獲豐年。民歌之 曰:「習習晨風動,澍雨潤乎苗。我后卹時務,我民以優 饒。」及資遷去,民人思慕。又曰:「望遠忽不見,惆悵嘗低 佪。恩澤實難忘,悠悠心永懷。」

陳綱

按《士女志》:綱字仲卿,成固人也。少與同郡張宗受學 南陽,以母喪歸。宗為安眾劉元所殺,綱免喪,往復之。 值元醉臥還,須醒乃殺之,自拘有司。會赦免。三府並 辟,舉茂才,拜弘農太守。初至,有兄弟爭財,自相責引 退,是後無訟者。在官九年卒。天子痛惜,賜家錢四十 萬。

孟嘗

按《後漢書循吏傳》:「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其先三 世為郡吏,並伏節死難。嘗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 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 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 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太守不 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 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 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 旱,于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 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 雨,穀稼以登。嘗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 能,遷合浦太守。郡不產穀實,而海出珠寶,與交趾比 境,常通商販,𧵍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食穢詭,人採 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 人物無資,貧者死餓於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 利,曾未踰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 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徵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 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 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楊 喬上書薦嘗曰:「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 身輕言微,終不蒙察,區區破心,徒然而已。嘗安仁弘 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 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 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采, 不揚華藻,實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而沈淪 草莽,好爵莫及,廊廟之寶,棄於溝渠。且年歲有訖,桑 榆行盡,而忠貞之節,永謝聖時。臣誠傷心,私用流涕。 夫物以遠至為珍,士以稀見為貴,槃木朽株,為萬乘 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眾之「所貴。臣以 斗筲之姿,趨日月之側,思立微節,不敢苟私鄉曲。竊 感禽息,亡身進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第五訪

按《後漢書循吏傳》:「訪字仲謀,京兆長陵人,司空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