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應劭《漢官》曰:蓋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尚矣,《易》稱「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春秋》三時務農,一時講武,《詩》美公劉,匪居匪康,入耕出戰,乃裹餱糧,干戈載揚,四方莫當。自郡國罷材官騎士之後,官無警備,實啟寇心,一方有難,三面救之,發興雷震,煙蒸電激,一切取辦,黔首囂然,不及講其射御,用其戒誓,一旦驅之,以即彊敵,猶鳩鵲捕鷹鸇,豚羊弋豺虎。是以每戰常負,王旅,不振張角,懷挾妖偽,遐邇搖蕩,八州並發,煙炎絳天,牧守梟裂,流血成川。爾乃遠徵三邊,殊俗之兵,非我族類,忿鷙縱橫,多僵良善,以為己功,財貨糞土,哀夫民氓,遷流之咎,見出在茲。不教而戰,是謂「棄之。」 跡其禍敗,豈虛也哉!《春秋》「家不藏甲」 ,所以一國威,抑私力也。今雖四海殘壞,王命未洽,可折衝壓難,若指於常。故置右扶風。

皆置「諸曹掾史。」

《新論》曰:王莽時,置西海郡令,其吏皆百石親事,一曰「為四百石,二歲而遷補。」

《本注》曰:「諸曹略如公府曹,無東西曹。」

蔡質《漢儀》曰:「河南尹掾出。」 考案:與從事同。

有功曹史,主選署功勞。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諸曹事。 其監屬縣有五部督郵,曹掾一人,正門有亭長一人, 主記室史,主錄記書,催期會。無令史,閤下及諸曹各 有書佐幹,主文書。

《漢官》曰:「河南尹,員吏九百二十七人,十二人百石。諸縣有秩三十五人,官屬掾史五人,四部督郵史部掾二十六人,案獄仁恕三人,監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百石。卒吏二百五十人,文學守助掾六十人,書佐五十人,循行二百三十人,幹小史二百三十一人。」

《晉郡》置太守。諸王國曰「內史」,皆有主簿、記室、史掾、功 曹之屬。

按:《晉書職官志》:「郡皆置太守。河南郡,京師所在則曰 尹。諸王國以內史掌太守之任。又置主簿,主記室、門 下賊曹、議生、門下史、記室史、錄事史、書佐、循行幹小 史、五官掾、功曹史、功曹書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員。 郡國戶不滿五千者,置吏職五十人,散吏十三人。五 千戶以上,則職吏六十三人,散吏二十一人;萬戶以」 上職吏六十九人,散吏三十九人。「郡國皆置文學掾 一人。」

武帝泰始四年詔郡國守相以春巡屬縣又班詔書五條於郡國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四年六月甲申朔,詔曰:郡國 守相,三載一巡行屬縣,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職,宣 風展義也。見長吏,觀風俗,協禮律,考度量,存問耆老, 親見百年;錄囚徒,理冤枉,詳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 患苦,無有遠近,便若朕親臨之。敦喻五教,勸務農功, 勉勵學者,思勤正典,無為百家庸末,致遠必泥。士庶」 有好學篤道,孝悌忠信,清白異行者,舉而進之;有不 孝敬於父母,不長悌於族黨,悖禮棄常,不率法令者, 糾而罪之。田疇闢,生業修,禮教設,禁令行,則長吏之 能也。人窮匱,農事荒,姦盜起,刑獄煩,下陵上替,禮義 不興,斯長吏之否也。若長吏在官公廉,慮不及私,正 色直節,不飾名譽者,及身行貪穢,諂「黷求容,公節不 立而私門日冨者,並謹察之。揚清激濁,舉善彈違,此 朕所以垂拱總綱,責成於良二千石也。於戲戒哉!」冬, 十二月,班五條詔書於郡國: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 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泰始五年春正月,申戒郡國守相。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國 計吏、守相令長,務盡地利,禁游食商販。」

宋郡守仍魏、晉制,官屬略如公府。

按:《宋書百官志》:「郡守,秦官。秦滅諸侯,隨以其地為郡, 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佐之。郡當邊戍者,丞為 長史。晉江左皆謂之丞、尉,典兵備盜賊。漢景帝中二 年,更名守曰太守,尉為都尉。光武省都尉,後又往往 置東部、西部都尉,有蠻夷者又有屬國都尉。漢末及 三國多以諸部都尉為郡。晉成帝成康七年又省諸 郡丞。」宋太祖元嘉四年,復置郡,官屬略如公府,無東 西曹,有功曹史,主選舉;五官掾主諸曹事。部縣有郵 門亭長,又有主記史,催督期會,漢制也,今略如之。諸 郡各有舊俗,諸曹名號往往不同。漢武帝納董仲舒 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國舉孝廉。制郡口二十萬以 上歲察一人,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 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 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 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習法令,足 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 不惑,明足決斷,材任三輔縣令。」魏初更制,口十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