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而侵伐之,故陳人圍頓。

靈王四年「秋,晉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曹伯、莒 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會于戚。冬,戍 陳。楚公子貞帥師伐陳。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齊世子光救陳。」

按《春秋》襄公五年。按《左傳》,五年秋,楚人討陳叛故, 曰:「由令尹子辛實侵欲焉。」乃殺之。九月丙午,盟于戚, 會吳,且命戍陳也。穆叔以屬鄫為不利,使鄫大夫聽 命于會。楚子囊為令尹,范宣子曰:「我喪陳矣。楚人討 貳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討陳。陳近於楚,民朝夕急, 能無往乎?有陳非吾事也,無之而後可。」冬,諸侯戍陳。 子囊伐陳。十一月甲午,會于《城棣》以救之。

《靈王》六年「冬十月,楚公子貞帥師圍陳。十二月,晉侯、 宋公、陳侯、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會于鄬。」

按《春秋》襄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冬,楚子囊圍陳,會 于鄬以救之。陳人患楚,慶虎、慶寅謂楚人曰:「吾使公 子黃往而執之。」楚人從之。二慶使告陳侯于會曰:「楚 人執公子黃矣。君若不來,群臣不忍,社稷宗廟,懼有 二圖。」陳侯逃歸。

靈王十六年春,宋人伐陳。秋九月「宋華臣出奔陳。」 按《春秋》襄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春「宋莊朝伐 陳,獲司徒卬。」卑宋也。

靈王十九年秋陳侯之弟黃出奔楚。

按《春秋》襄公二十年。按《左傳》:二十年秋,陳慶虎、慶 寅畏公子黃之偪,愬諸楚曰:「與蔡司馬同謀。」楚人以 為討。公子黃出奔楚。初,蔡文侯欲事晉,曰:「先君與於 踐土之盟,晉不可棄,且兄弟也。」畏楚不能行而卒。楚 人使蔡無常、公子燮求從先君以利,蔡不能而死。《書》 曰:「蔡殺其大夫公子燮。」言不與民同欲也。陳侯之弟 黃出奔楚,言非其罪也。公子黃將出奔,呼于國曰:「慶 氏無道,求專陳國,暴蔑其君,而去其親。五年不滅」,是 無天也。

《靈王》二十二年「夏陳殺其大夫慶虎及慶寅陳侯之 弟黃自楚歸于陳。」

按《春秋》,襄公二十三年。按《左傳》,二十三年春,「陳侯 如楚,公子黃愬二慶于楚。楚人召之,使慶樂往殺之。 慶氏以陳叛。夏,屈建從陳侯圍陳。陳人城板隊而殺 人,役人相命,各殺其長。遂殺慶虎、慶寅。楚人納公子 黃。」

靈王二十三年「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伐鄭陳鍼宜 咎出奔楚。」

按《春秋》襄公二十四年。按《左傳》二十四年冬,「陳人 復討慶氏之黨,鍼宜咎出奔楚。」

靈王二十四年「夏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 冬,鄭公孫夏帥師伐陳。」

按《春秋》襄公二十五年。按《左傳》:初,陳侯會楚子伐 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鄭人怨之。六月,鄭子展、子產 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遂入之。陳侯扶其太子 偃師奔墓,遇司馬桓子,曰:「載余。」曰:「將巡城。」遇賈獲,載 其母妻,下之,而授公車。公曰:「舍而母辭曰:『不祥』。」與其 妻扶其母以奔墓,亦免。子展命師無入公宮,與子產 親御諸門。陳侯使司馬桓子賂以宗器。陳侯免擁社, 使其眾男女別而纍,以待于朝。子展執縶而見,再拜 稽首,承飲而進獻。子羙入,數俘而出,祝祓社,司徒致 民,司馬致節,司空致地,乃還。秋,鄭子產獻捷于晉,戎 服將事。晉人問陳之罪。對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 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 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則我 周之自出,至於今是賴。桓公之亂,蔡人欲立其出。我 先君莊公,奉五父而立之,蔡人殺之,我又與蔡人奉 戴厲公至於莊、宣,皆我之自立。夏氏之亂,成公播蕩, 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今陳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 棄我姻親,介恃楚眾,以「馮陵我敝邑,不可億逞。我是 以有往年之告,未獲成命,則有我東門之役。當陳隧 者,井堙木刊,敝邑大懼不競,而恥大姬。天誘其衷,啟 敝邑心,陳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獻功。」晉人曰:「何故 侵小?」對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且夫天子 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國多數圻矣,若 無侵小,何以至焉?」晉人曰:「何故戎服?」對曰:「我先君武 莊,為平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復舊職』。命 我文公戎服輔王,以授楚捷,不敢廢王命故也。」士莊 伯不能詰,復于趙文子。文子曰:「其辭順,犯順不祥。」乃 受之。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復伐 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 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 文辭不為功,慎辭哉!

靈王二十五年「冬楚子、蔡侯、陳侯伐鄭。」

按:《春秋》襄公二十六年。

靈王二十六年「夏,晉趙武、楚屈建、魯叔孫豹、蔡公孫 歸生、衛石惡、陳孔奐、鄭良霄、許人、曹人會于宋。」「秋七 月諸侯之大夫盟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