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孫敖,盟」于垂隴。冬,晉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

按《春秋》文公二年。按《左傳》,二年春,公如晉,未至。夏 六月,穆伯會諸侯及晉司空士縠盟于垂隴,晉討衛 故也。書士縠,堪其事也。陳侯為衛請成于晉,執孔達 以說。冬,晉先且居、宋公子成、陳轅選、鄭公子歸生伐 秦,取汪及彭衙而還,以報彭衙之役。卿不書,為穆公 故。尊秦也,謂之「崇德。」

襄王二十八年「春正月,魯叔孫得臣、晉人、宋人、陳人、 衛人、鄭人伐沈,沈潰,衛侯如陳。」

按《春秋文公三年》,衛侯如陳不書。按《左傳》,三年春, 莊叔會諸侯之師伐沈,以其服于楚也。衛侯如陳,拜 晉成也。

襄王三十一年「夏季孫行父如陳。」

按《春秋文公六年》。按《左傳》六年,「臧文仲以陳、衛之 睦也,欲求好于陳。夏,季文子聘于陳,且娶焉。」

襄王三十二年「秋八月,諸侯、晉大夫盟于扈。」

按《春秋》文公七年。按《左傳》,七年,「秋八月,齊侯、宋公、 衛侯、陳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晉趙盾盟于扈。晉侯立 故也。公後至。」

頃王元年夏楚侵陳陳及楚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文公九年》:「夏,楚侵陳,克壺丘, 以其服于晉也。秋,楚公子朱自東夷伐陳,陳人敗之, 獲公子茷。陳懼,乃及楚平。」

頃王二年「秋七月陳鄭會楚于息。」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文公十年:「秋七月,陳侯、鄭伯 會楚子于息。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將以伐宋。」 頃王五年「夏,陳侯朔薨,子平國立。」

按:《春秋》文公十三年。

頃王六年「夏六月癸酉,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 男、曹伯、晉趙盾同盟于新城。」

按《春秋》文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夏六月,同盟 于新城,從于楚者服且謀邾也。」

從楚者,陳、鄭、宋。

匡王三年「春晉人衛人陳人、鄭人伐宋。」

按《春秋》文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春,晉荀林父、 衛孔達、陳公孫寧、鄭石、楚伐宋,討曰:「何故弒君,猶立 文公而還。」

匡王五年「秋,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晉趙盾帥師救 陳。宋公、陳侯、衛侯、曹伯會晉師于棐林,伐鄭。冬,晉人、 宋人伐鄭。」

按《春秋》宣公元年。按《左傳》元年,陳共公之卒,楚人 不禮焉。陳靈公受盟于晉。秋,楚子侵陳,遂侵宋。晉趙 盾帥師救陳,宋會于棐林,以伐鄭也。

匡王六年「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按《春秋》宣公二年。按《左傳》,二年夏,「晉趙盾救焦,遂 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以報。」

定王三年冬,陳及楚平。晉伐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宣公五年冬,「楚子伐鄭,陳及 楚平。晉荀林父救鄭伐陳。」

定王四年春晉趙盾、衛孫免侵陳。

按《春秋》宣公六年。按《左傳》,六年春,「晉、衛侵陳。」陳即 楚故也。

定王六年冬,楚師伐陳。

按《春秋》宣公八年。按《左傳》,八年冬,「陳及晉平。楚師 伐陳,取成而還。」

定王七年「秋九月,晉荀林父帥師伐陳。冬,陳殺其大 夫洩冶。」

按《春秋》宣公九年。按《左傳》,九年秋,會于扈,討不睦 也。陳侯不會。晉荀林父以諸侯之師伐陳,晉侯卒于 扈,乃還。冬,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 衵服以戲于朝。洩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且聞 不令,君其納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 之。公弗禁,遂殺洩冶。孔子曰:『《詩》云:『民之多辟,無自立 辟』』。」其洩冶之謂乎!

定王八年夏四月,陳夏徵舒弒其君平國子午立。 按《春秋宣公十年》,按《左傳》十年夏,陳靈公與孔寧 儀行父飲酒于夏氏。公謂行父曰:「『徵舒似女』?對曰:『亦 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廐射而殺之,二子奔楚。 定王九年夏,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冬十月,楚人 殺陳夏徵舒。丁亥,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 按《春秋》宣公十一年。按《左傳》,十一年春,楚子伐鄭, 及櫟。子良曰:「晉、楚不務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晉、 楚無信,我焉得有信?」乃從楚。夏,楚盟于辰陵,陳、鄭服 也。冬,楚子為陳夏氏亂故,伐陳。謂陳人無動,將討于 少西氏。遂入陳,殺夏徵舒,轘諸栗門,因縣陳。陳侯在 晉,申叔時使于齊,反復命而退。王使讓之曰:「夏徵舒 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諸侯討而戮之。諸侯縣公皆 慶寡人,女獨不慶寡人,何故?」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 哉?」曰:「『夏徵舒弒其君,其罪大矣;討而戮之,君之義也。 抑人亦有言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 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諸侯之從也,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