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極賦》
元·汪克寬

「繄鴻濛之未鑿兮,閟瞢闇之昏渾。迨太極之肇判兮, 廓旁魄而昆侖。崇與卑之既陳兮,繄人文其朗宣。孰 主張是兮,總九野之元元?偉睿智之首出兮,奠中區 而建極。履大寶之巍巍兮,秉元聖之休德。侔《大學》於 虞后兮,至仁媲乎唐國。作庶類之標準兮,靡不於斯 而作則。」實無偏而無陂兮,恆特立乎中央。羌至極而 莫踰兮,厥表正乎四方。東西南北,各止乎是兮,俱輻 輳而瞻望。猶北辰之居其所兮,爛眾星之環拱。屋中 高而四下兮,揭乾棟之獨聳。任斯道而弗頗兮,邦總 總而歸往。慨余懷古先兮,屢翹首而企踵。禹濬川而 疏洛兮,睹神龜之負書。背文自一而至九兮,亶后皇 之錫疇。「稽皇極之位於何而存兮,儼五數之中居?統 八類而為綱兮,挈裘領於襟裾。歷夏暨商兮,斯理湮 汨。嗟周王之有道兮,纘禹舊服。釋纍囚而訪箕兮,演 大法於簡策。陳名言於不朽兮,皦中天之日月。道不 虛行兮,在乎其人。武得之而致理兮,綿八百而永年。」 五行順兮五事察,八政厚兮五紀協,斯皇極之所以 立。三德以乂兮稽疑「以明。庶徵允念兮,福極於以勸 懲。斯《皇極》之所以行噫?後世之昏迷兮,彝倫攸斁。」天 不畀乎此疇兮,乖往軌於初古。舉世瞀瞀而倀倀兮, 象緯黯其失度。嗟「《大中》之是訓兮,襲舛訛於訓詁。彼 優游而姑息兮,胡弗遵於王路?宜孝元與代宗兮,竟 莫延於曆數。惟蝌蚪之未昧兮,尚斯文之可徵。」仰聖 皇之「御極兮,踐五位而文明。由聖道之正直兮,粵作 則於八紘。述敷言以為世訓兮,貽億代之媺聲。顧鯫 生之何幸兮,將觀光於上京。叩帝閽而獻頌兮,慶四 海之咸寧。」歌曰:「我皇在上,亶明聖兮。建其有極,德至 盛兮。參贊化育,天地並兮。四方取則,無不敬兮。寤寐 禹箕,為龜鏡兮。億萬斯年,延福慶兮。」

《保泰箴》有序
明·王象節

自古所以維國體、振人心者,莫急於全盛之日,而潛伏乎渙散懈弛之形。何則?殷憂多難,庸愚驚焉;熙洽恬愉,聖哲玩焉。譬若太行羊腸,謹於轡勒,或無虞於登坂,而康衢有覆轍,則忽而墮也;吞天沃日,慎其維楫,尚無慮於洪濤;而平瀾有敗舟,則狃而壞也。殷宗納《肜日》之諫而消桑榖,周宣有「脫簪」 之警而遣採薇:均為中興,尚矣。不然,開元天寶,建中靖國,豈非極盛際哉?而一域不戒,禍不旋踵,可鍳也。夫我二祖興創聖統,列聖茂衍鴻基,皇上紹繹二十年於茲,德化翔洽,威靈赫濯,休容在列,戎衣北面,即有一二烽燧之儆,而陰陽內外截然界限,不可謂非當保泰之時。顧瑕纇漸萌,精神漸隳,風俗漸偷,紀綱「漸亂,苟無桑土之謀,不免厝火之禍。敬循藿見,少效《虞箴》。」 其詞曰:

惟辟奉天,為君實難。克艱厥后,保泰為先。大象維何, 金甌常完。九譯稽顙,四國歌絃。鳳鳴於岡,嵩祝其年。 無平不陂,無往不還。黔黎鋤耰,遂生戈鋋。所以聖王, 日夕糾虔。戶牖綢繆,其忘永監。仰觀盈虛,俯勤宵旰。 九嬪八子,寢豈不甘。長樂昭陽,樂豈不綿。言念幾康, 勿溺便娟。懼生酖毒,戒彼晏安。晝日三接,清蹕常傳。 「九塞三陲,念念周旋。以克長世,太平永肩。於赫皇明, 聖人當天。勤政講學,帝德罔愆。濟濟朝列,夔龍同賢。 爰惟今日,消長攸關。願言保泰,皇心無倦。毋曰昌明, 輦轂之下,或成蠻羌。毋曰富有,黔黎之賤,或抗元首。 明明股肱,惟泰則親。毋令三事,常隔九閽。赫赫金城, 惟泰則豫。弗使元良,忽生間阻。慎之又慎,側席求理。 億萬斯年,受天無斁。小臣獻箴,毋怠毋忽。」

《保泰箴》
劉孔當

可畏非天,可愛非時。其倏其忽,為治為圯。皇皇泰運, 亦孔之昌。豈不爾穀,以豫以康。顧此安兮,危之所倚, 顧此存兮,亡之所始。譬彼行棋,見在莫必。累踦而勝, 食兩而失。譬彼馳車,惟厥所馭。或險而戒,或夷而躓。 蓋常人狃於眉睫,而禍機伏於隱微。惟兢兢其馭朽, 乃明明其丕基。古我先王,有懷如履。衣袽未濟,桑土 未雨。豈不馨格,地祥天符。曰余不德,胡以介茲?豈不 咸若,羽毛肉角。曰余小子,孤寡不穀。豈不率俾,旅獒 越雉?曰「余不及,而享其贄。」蓋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用 持盈以豫,而捄傾以時。嗚呼念哉,治耶忽耶,判若蒼 素。揆厥所由,寘惟人寘。何去何從,孰臧孰否?微臣獻 箴,以告丹陛。

皇極總部雜錄

《春秋文曜鉤》:「王者往也,神所同往,人所歸落。」

《管子乘馬》篇:「無為者帝,為而無以為者王。」

《呂氏春秋下賢篇》:「帝也者,天下之所適也;王也者,天 下之所往也。」

《荀子君道》篇:「君者,儀也,儀正而景正。」

《淮南子原道訓》:「泰古三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與 化游,以撫四方。」

《本經》訓「帝者體太一,王者法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