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

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 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 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 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 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 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 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 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 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 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 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 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策舉《風后》力牧 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 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 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 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元 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 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 按《文子精誠篇》:「黃帝治天下,調日月之行,治陰陽之 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曆之數,別男女,明上下,使強不 掩弱,眾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歲時熟而不凶,百官 正而無私,上下調而無尤,法令明而不闇,輔佐公而 不阿,田者讓畔,道不拾遺,巿不預賈。」故於此時,日月 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豐昌,鳳皇翔于庭,麒 麟游于郊。

按:《呂氏春秋·古樂篇》:「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 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于嶰谿之谷,以生空竅 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 之宮。次日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 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此黃鐘 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 呂之本。」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 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 之曰《咸池》。

按《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雲見。以「雲」紀官。

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 帝黃服齋於中宮,坐於《元扈》洛水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于洛水。

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 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 召史卜之《龜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聖人。」 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霧既降,游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于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

五十九年,「貫胸氏來賓」,「《長股氏》來賓。」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帝陟。」

「帝以土德王,應地裂而陟葬。」 群臣有左徹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廟饗之,諸侯大夫歲時朝焉。

按《古今注》:「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 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 帝位,故後常建焉。」

按劉恕《外紀三皇紀》:「黃帝立占天官,始受河圖,得其 五要,乃設靈臺,立五官,以敘五事。命鬼臾蓲占星,鬥 苞授規,正日月星辰之象,於是乎有星官之書。命羲 和占日,常儀占月,車區占風,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 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謂之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枝幹」 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命容成作《蓋天》,以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