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車輿之安,而手失駟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有 也。是故輿馬不調,王良不足以取道;君臣不和,唐虞 不能以為治也。

《說山訓》:「上求材,臣殘木。上求魚,臣乾谷。上求楫而下 致船。上言若絲,下言若綸。上有一善,下有二譽。上有 三衰,下有九殺。」

《繆稱訓》:「君,根本也;臣,枝葉也。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 之聞也。」

《董子》:「上臣事君以人,中臣事君以身,下臣事君以貨。」 《春秋繁露》:「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見其光。高 其位所以為尊也,下其施所以為仁也。藏其形所以 為神,見其光所以為明。故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見明 者,天之行也。」故為人主者,法天之行。是故內深藏所 以為神,外博觀所以為明也。任群賢所以為受成,乃 不自勞於事,所以為尊也;汎愛群生,不以喜怒賞罰, 所以為仁也。故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寶, 立無為之位,而乘備具之官。足不自動而相者導進, 口不自言而擯者贊辭,心不自慮而群臣效當,故莫 見其為之而功成矣。此人主所以法天之行也。為人 臣者法地之道。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高下、險易,堅 要、剛柔、肥臞、美惡累,可就財也。故其形宜不宜,可得 而財也。為人臣者,比地貴信,而悉見其情於主,主亦 得而財之,故王道威而不失。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 見其短長,使主上得而器使之,而猶地之竭竟其情 也。故其形宜,可得而財也。

《潛夫論明忠》篇:「人君之稱,莫大於明;人臣之譽,莫美 於忠。此二德者,古來君臣所共願也。然明不繼踵,忠 不萬全者,非必愚闇不逮而惡名揚也,所道求之,非 其道之爾。夫明據下起,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其利斷 金。能如此者,兩譽俱具。要在於明操法術,自握權秉 而已矣。所謂術者,使下不得欺也;所謂權者,使勢不 得亂也。」術誠明,則雖萬里之外,幽冥之內,不得不求 效;權誠用,則遠近、親疏、貴賤、賢愚,無不歸心矣。周室 之末則不然,離其術而舍其權,怠於己而恃於人,是 以公卿不思忠,百僚不盡力,君王孤蔽於上,兆黎冤 亂於下,故遂衰微侵奪而不振也。夫帝王者,其利重 矣,其威大矣。徒懸重利足以勸善,徒設嚴威可以懲 奸,乃張重利以誘民,操大威以驅之,則舉世之人可 令冒白刃而不恨,赴湯火而不難,豈云但率之以共 治而不宜哉?若鷹也然,獵夫御之,猶使終日奮擊而 不敢怠,豈有人臣而不可使盡力者乎?《詩》云:「伐柯伐 柯,其則不遠。」夫神明之術,其在君身而忽之,故令臣 鉗口結舌而不敢言,此耳目所以蔽塞,聰明所以不 得也。制下之權,日陳君前而君釋之,故令君臣懈弛 而背朝,此威德所以不照,而功名所以不建也。《詩》云: 「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敖敖。」夫惻隱人 皆有之。是故耳聞啼號之音,無不為之慘悽悲懷而 傷心者;目見危殆之事,無不為之惻怛驚而赴救之 者。君「臣義重,行路禮輕」,過耳悟目之交,未恩未德,非 貧非貴,而猶若此,則又況於北面稱臣被寵者乎?是 故進忠扶危者,賢不肖之所共願也。誠皆願之,而行 違者,常苦其道不利而有害,言未得言而身敗爾。歷 觀古來愛君憂主,敢言之臣,治勢一成,君自不能亂 也,況臣下乎?法術不明而賞罰不必者,雖曰號令,然 勢自亂。亂勢一成,君自不能治也,況臣下乎!是故勢 治者,雖委之不亂;勢亂者,雖懃之不治也。堯、舜恭己, 無為而有餘,勢治也。胡亥、王莽馳騖,勢亂也。故曰:「善 者求之於勢,弗責於人。」是以明王審法度而布教令, 不行私以欺法,不黷教以辱命,故臣下敬其言而奉 其禁,竭其心而稱其職。此由法術明而威權任也。夫 術之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餘,有餘故 能兼四海而照幽明。權之為勢也,健悍以大,不待貴 賤,操之者重重,故能奪主威而順當也。是以明君未 嘗示人術而借下權也。孔子曰:「可與權。」是故聖人顯 諸仁,藏諸用,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然後致其治而成 其功。功業效於民,美譽傳於世,然後君乃得稱明,臣 乃得稱忠。此所謂「明」,據下作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其 利斷金也。

《申鑒雜言》:「『或問致治之要,君乎』?曰:『兩立哉!非天地不 生物,非君臣不成治,首之者天地也,統之者君臣也 哉!先王之道致訓焉,故亡斯須之間而違道矣。昔有 上致聖,由教戒,因輔弼,欽順四鄰。故檢柙之臣,不虛 於側;禮度之典,不曠於目;先哲之言,不輟於身;非義 之道,不宣於心。是邪僻之氣,末由入也』。」有《間》。「必 有入之者矣。是故僻志萌則僻事作,僻事作則正塞, 正塞則公正亦末由入也矣。不任不愛謂之公,惟公 是從謂之明。」齊桓公,中材也,永能成功業,由有異焉 者矣。妾媵盈宮,非無愛幸也,群臣盈朝,非無親近也; 然外則管仲射己,衛姬色妾,非愛也,任之也,然後知 非賢不可任,非智不可從也。夫此之舉,弘矣哉!膏肓 純白,二豎不生,茲謂「心寧」;省闥清淨,嬖孽不生,茲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