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讒賊與鬥,不彌人爭,唯趣人詔。湛湎於酒,行義不從, 不修先故,變易國常,擅創為令,迷惑其君,生奪之政, 保貴寵矜,遷損善士,捕援貨人,入則乘等,出則黨駢, 貨賄相入,酒食相親,俱亂其君。君若有過,各奉其身, 此亦謂昔者無道之臣。」桓公曰:「善哉!」

《明法解》:人主者,擅生殺,處威勢,操令行,禁止之柄,以 御其群臣,此主道也。人臣者,處卑賤,奉主令,守本任, 治分職,此臣道也。故主行臣道則亂,臣行主道則危。 故上下無分,君臣共道,亂之本也。故《明法》曰:「君臣共 道則亂。」

「人主之所以制臣下者,威勢也。故威勢在下,則主制 於臣;威勢在上,則臣制於主。夫蔽主者,非塞其門,守 其戶也,然而令不行,禁不止,所欲不得者,失其威勢 也。故威勢獨在於主,則群臣畏敬;法政獨出於主,則 天下服德。故威勢分於臣,則令不行,法政出於臣,則 民不聽。」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勢獨在於主而不與 臣共法,政獨制於主而不從臣出。故《明法》曰:「威不兩 錯,政不二門。」

制群臣,擅生殺,主之分也;縣令仰制,臣之分也;威勢 尊顯,主之分也;卑賤畏敬,臣之分也;令行禁止,主之 分也;奉法聽從,臣之分也。故君臣相與高下之處也, 如天之與地也;其分畫之不同也,如白之與黑也。故 君臣之間,明別則主尊臣卑,如此則下之從上也,如 響之應聲;臣之法主也,如影之隨形。故上令而下應, 主行而臣從,以令則行,以禁則止,以求則得,此之謂 易治。故《明法》曰:「君臣之間,明別則易治。」

《晏子問上篇》景公問晏子曰:「為君身尊民安,為臣事 治身滎難乎易乎?」晏子對曰:「易。」公曰:「何若?」對曰:「為君 節養其餘以顧民,則君尊而民安;為臣忠信而無踰 職業,則事治而身榮。」公又問:「為君何行則危?為臣何 行則廢?」晏子對曰:「為君厚藉斂而託之為民,進讒諛 而託之用賢,遠公正而託之不順,君行此三者則危; 為臣比周以求進,踰職業防下,隱利而求多,從君不 陳過而求親,人臣行此三者則廢。故明君不以邪觀 民,守則而不虧,立法儀而不犯,苟有所求於民而不 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於下,民心固於上。故察士不 比周而進,不為苟而求。言無陰陽,行無內外,順則進, 否則退,不與上行邪,是以進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景公問《晏子》曰:「臣之報其君何以?」晏子對曰:「臣雖不 知,必務報君以德。士逢有道之君,則順其令;逢無道 之君,則爭其不義。故君者擇臣而使之,臣雖賤,亦得 擇君而事之。」

景公問《晏子》曰:「臨國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對曰:「所患 者三:忠臣不信,一患也;信臣不忠,二患也;君臣異心, 三患也。是以明君居上,無忠而不信,無信而不忠者, 是故君臣同欲,而百姓無怨也。」

《鄧析子》:「君有三累,臣有四責。何謂三累?親所信,一累 也;以名取士,二累也;近故疏親,三累也。何謂四責?受 重賞而無功,一責也;居大位而不治,二責也;為理而 不平,三責也;寬以御軍,陳而奔北,四責也。君無三累, 臣無四責,可為安國家也。」

《荀子王霸》篇:「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則外賢而 偏舉,人臣則爭職而妒賢,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 《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園,地道方,聖人法之,所以立 上下。主執圜,臣處方,方圜不易,其國乃昌。」

《任數》篇:「古之王者,其所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術也, 為者,臣道也。為則擾矣,因則靜矣。」

《韓子功名》篇:「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

《春秋孔演圖》「正氣為帝,間氣為臣。」

《孔叢子對魏王篇》:「魏王問:何如可謂大臣?」子高答曰: 「大臣者,事成主裁其賞,事敗臣執其咎。主任之而無 疑,臣當之而勿避。君總其美,臣行其義。然則君不猜 於臣,臣不隱於君,故動無過計,舉無敗事,是以臣主 並各有得也。」

《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君雖不量於臣,臣不可不量 於其君。是故君擇臣而使之,臣擇君而事之,有道順 命,無道橫命,晏平仲之行也。」

《淮南子主術訓》:「主道員者,運轉而無端,化育如神,虛 無因循,常後而不先也。臣道員者,運轉而無方,論是 而處當,為事先倡,守職分明,以立成功也。是故君臣 異道則治,同道則亂,各得其宜,處其當,則上下有以 相使也。夫人主之聽治也,虛心而弱意,清明而不闇。 是故群臣輻輳並進,無愚智賢不肖,莫不盡其能者」, 則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國之道明矣。人 主所任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所 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亂。故一舉 而不當,終身傷。得失之道,權要在主。是故繩正於上, 木直於下,非有事焉,所緣以修者然也。故人主誠正, 則直士任事,而奸人伏匿矣。人主不正。則邪人得志。 忠者隱蔽矣。

權勢者,人主之車輿也;大臣者,人主之駟馬也。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