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徂逝,遂亡一鏡矣。 《虞世南傳》:世南轉祕書監,賜爵永興縣子。太宗重其 博識,每機務之隙,引之談論,共觀經史。世南雖容貌 儒懦,若不勝衣,而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 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太宗嘗謂侍臣曰:「朕於暇 日,與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恨,其 懇誠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世南卒,太宗舉哀於別次,哭之甚慟。賜東園祕器,陪 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諡曰文懿。手敕魏王泰曰:「虞世 南於我,猶一體也,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當代名臣, 人倫準的。吾有小失,必犯顏而諫之。今其云亡石渠 東觀之中,無復人矣,痛惜豈可言邪!」未幾,太宗為詩 一篇,追述往古興亡之道。既而歎曰:「鍾子期死,伯牙 不復鼓琴。朕之此詩,將何以示?」令起居郎褚遂良詣 其靈帳,讀訖焚之,冀世南神識感悟。後數歲,太宗夜 夢見之,有若平生。翼日,下制曰:「禮部尚書、永興文懿 公虞世南,德行淳備,文為辭宗,夙夜盡心,志在忠益。 奄從物化,倏移歲序。昨因夜夢,忽睹其人,兼進讜言, 有如平生之日。追懷遺美,良增悲歎。宜資冥助,申朕 思舊之情。可於其家為設五百僧齋,并為造天尊像 一區。」又敕圖其形於凌煙閣。

《王珪傳》:「珪拜諫議大夫。貞觀元年,太宗嘗謂侍臣曰: 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 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也。昔漢高祖田舍 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 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匡救, 冀憑嘉謀,致天下於太平耳。珪對曰:臣聞木從繩則 正,后從諫則聖,故古者聖主必有諍臣七人,言而不 用,則相繼以死。陛下開聖慮,納芻蕘,臣處不諱之朝, 實願罄其狂瞽。」太宗稱善。珪每推誠納忠,多所獻替, 太宗顧待益厚,賜爵永寧縣男。

《長孫無忌傳》:貞觀元年,無忌轉吏部尚書,以功第一, 進封齊國公,實封千三百戶。太宗以無忌佐命元勳, 地兼外戚,禮遇尤重,常令出入臥內。其年拜尚書右 僕射。或有密表,稱無忌權寵過盛。太宗以表示無忌 曰:「朕與卿君臣之間,凡事無疑,若各懷所聞而不言, 則君臣之意無以獲通。」因召百寮謂之曰:「朕今有子 皆幼,無忌於朕,實有大功,今者委之,猶如子也。疏間 親,新間舊,謂之不順,朕所不取也。」無忌深以盈滿為 誡,懇辭機密。文德皇后又為之陳請,太宗不獲已,乃 拜開府儀同三司,解尚書右僕射。是歲,太宗親祠南 郊。及將還,命無忌與司空裴寂同升金輅。五年,與房 元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四人以元勳各封一子為郡 公。七年,冊拜司空,無忌固辭,不許。詔曰:「昔黃帝得力 牧而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為三王祖,齊桓得管 仲而為五霸長。朕自居藩邸,公為腹心,遂得廓清宇 內,君臨天下。以公功績才望,允稱具瞻,故授此官,無 宜多讓也。」太宗嘗謂無忌等曰:「朕聞主賢則臣直,人 苦不自知。公宜面論,攻朕得失。」無忌奏言:「陛下武功 文德,跨絕古今,發號施令,事皆利物。《孝經》云:『將順其 美,臣順之不暇』。實不見陛下有所愆失。」太宗曰:「朕冀 聞己過,公乃妄相諛悅。朕今面談公等得失,以為鑒 誡,言之者可以無過,聞之者可以自改。」因目無忌曰: 「善避嫌疑,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而總兵攻 戰,非所長也。」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聰悟,臨難既不 改節,為官亦無朋黨,所少者骨鯁規諫耳。唐儉言辭 便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發言啟齒,事朕三十載,遂 無一言論國家得失。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 情實怯懦,未甚任事,緩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道敦 厚,文章是其所長;而持論常據經遠,自當不負於物。 劉洎性最堅貞,言多利益,然其意尚然諾,於朋友自 能補闕,亦何以尚?馬周見事敏速,性甚貞正,至於論 量人物,直道而行,朕比任使,多所稱意。褚遂良學問 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 人,自加憐愛。

《杜如晦傳》:「貞觀三年,如晦遇疾,表請解職,許之,祿賜 特依舊。太宗深憂其疾,頻遣使存問,名醫尚藥,相望 於道。四年疾篤,令皇太子就第臨問,上親幸其宅,撫 之流涕,賜物千段。及其未終,見子拜官,遂超遷其子 左千牛構為尚舍奉御。尋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 慟,廢朝三日,贈司空,徙封萊國公,諡曰成。太宗手詔」 著作郎虞世南曰:「朕與如晦,君臣義重,不幸奄從物 化,追念勳舊,痛悼於懷。卿體吾此意,為制碑文也。」太 宗後因食瓜而美,愴然悼之,遂輟食之半,遣使奠於 靈座。又嘗賜房元齡黃銀帶,顧謂元齡曰:「昔如晦與 公同心輔朕,今日所賜,唯獨見公。」因泫然流涕。又曰: 「朕聞黃銀多為鬼神所畏。」命取黃金帶,遣元齡親送 于靈所。其後太宗忽夢見如晦若平生,及曉以告,元 齡言之歔欷,令送御饌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 復遣尚官至第,慰問其妻子,其國官府佐並不之罷, 終始恩遇,未之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