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唐書·房元齡傳》:元齡以權寵隆極,累表辭位,詔不聽。 頃之,進司空,仍總朝政。元齡固辭。帝遣使謂曰:「讓誠 羙德也,然國家相眷賴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顧公筋力未衰,毋多讓!」元齡疾甚,帝命鑿苑垣以便 候問,親握手與訣,詔太子就省。

《溫大有傳》:大有與兄大雅同掌機近,不自安,請徙他 職。帝曰:「我虛心待卿,何所自疑?」

《舊唐書張行成傳》:「行成累遷給事中。太宗嘗臨軒謂 侍臣曰:『我為人主,兼行將相之事,豈不是奪公等名? 昔漢高祖得蕭、曹、韓、彭天下寧,宴舜、禹、湯、武有稷、契、 伊、呂,四海又安,此事朕並兼之』。行成退而上書諫曰: 『有隋失道,天下沸騰,陛下撥亂反正,拯生人於塗炭, 何周、漢君臣之所能擬!陛下聖德含光,規模弘遠,雖 文武之烈,實兼將相,何用臨朝對眾,與之校量,以萬 乘至尊,共臣下爭功哉』!」太宗深納之。

《李勣傳》:「勣拜兵部尚書,勣時遇暴疾,驗方云:鬚灰可 以療之。太宗乃自剪鬚,為其和藥,勣頓首見血,泣以 懇謝。帝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十七年,高宗為 太子,轉勣太子詹事。太宗謂曰:「『吾兒新登儲貳,卿舊 長史,今以宮事相委,故有此授。雖屈階資,可勿怪也』。 太宗又嘗間宴顧勣曰:『朕將屬以幼孤,思之無越卿』」 者。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勣雪涕致辭,因 噬指流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 《張公謹傳》:公謹為襄州都督,卒官。太宗聞而嗟悼,出 次發哀。有司奏言,準陰陽書,日子在辰,不可哭泣。又 為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義,同於父子,情發於衷, 安避辰日。」遂哭之,贈左驍衛大將軍。

《通鑑綱目》: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問佞臣為誰,對 曰:「願陛下與群臣言,或陽怒以試之。彼執理不屈者, 直臣也;畏威順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濁 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為詐,何以責臣 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誠治天下,見前世帝王好以權 譎小數接其臣下者,常竊恥之。卿策雖善,朕所不取」 也。

《隋唐嘉話》:太宗會朝罷,怒曰:「會殺此田舍翁!」文德后 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徵,每事廷辱我,使我常 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驚曰:「皇后何為若 是?」對曰:「妾聞主聖臣直。今陛下聖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備數後宮,安敢不賀?」

《開元天寶遺事》:「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崇論時務。七 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輦 召學士來。」時元崇為翰林學士,中外榮之。自古急賢 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御宴帝以所用 金著令內臣賜璟曰:「所賜之物非賜汝金蓋賜卿 著表卿之直也。」璟下殿拜謝。

明皇每朝政有闕,則虛懷納諫,大開士路。早朝,百辟 趨班。帝見張九齡風威秀整,異於眾僚,謂左右曰:「朕 每見九齡,使我精神頓生。」

柳氏。舊聞蕭嵩為宰相,引韓休與同列。及在相位,稍 與嵩不協,嵩因乞骸骨。上慰曰:「朕未厭卿,卿何庸去?」 嵩俯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已極,幸陛下未厭,臣得 以乞身;如陛下厭臣,臣首領不保,又安得自遂?」因隕 涕。上為之動容曰:「卿言切矣,朕思之未決。卿歸第,至 夕當有使;如無使,明日宜如常朝請。」及日暮,命力士 詔嵩曰:「朕惜卿,欲固留,而君臣始終貴全大義,亦國 家之美事。今除卿右丞相。」是日,荊州始進黃柑子,上 以素羅帕苞苴其二以賜焉。

元宗體貌大臣,賓禮故老,尤注意於姚崇。與宋璟引 見便殿,皆為之興,罷去,輒臨軒以送。其餘他相,優寵 莫及。

《舊唐書楊綰傳》:「元載伏誅,拜綰中書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綰疾亟,上日發中使就第存問,尚藥御醫 旦夕在側。上聞其有間,喜見容色,數日而薨。中使馳 奏於上,代宗震悼久之,輟朝三日。詔曰:『王者之于大 臣也,存則寄其腹心,均于肢體,參於軍國之重,敘以 陰陽之和,歿則誄其事功,加之命數,告於宗廟之祭, 襚以紱冕之章,則九原可歸,百辟知勸』。」故朝議大夫 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 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楊綰,性合元和, 身齊律度,道匡雅俗,器重宗彝。寬柔敬恭,協於九德; 文行忠信,弘於四教。內無耳目之役,以孝悌傳於家; 外無車服之容,以貞實形於代。西掖專宥密之地,南 宮領選舉之源。以儒術首於國庠,以禮度掌於高廟, 簡廉其質,條職同休。頃以任非其才,毒流於政,爰登 清淨之輔,庶諧至理之期。道風既穆於朝班,儉德已 行於海內。雖賢人之業,冀於可久;而夫子之命,末如 之何?方有憑依,遽此淪謝,屏予之歎,震悼良深。所懷 莫從,長想何及。況歷「官有素絲之節,庀家無匹帛之 餘,故飾以華袞,增其法賻。備膺典策,載賁朝經,可贈 司徒。」又詔文武百寮臨於其第,遣內常侍吳承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