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已,此詩所以終于「不解于位,民之攸墍」 也。「方嘉之又規之」 者,蓋皋陶賡歌之意也。

《卷阿》

「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豈弟君子」,四方為則。

朱注馮,謂可為依者。翼,謂可為輔者。孝,謂能事親者。德,謂得于己者。引導其前也。翼,相其左右也。言得賢以自輔,如此,則其德日修而四方以為則矣。

「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朱注承上章言,得馮翼孝德之助,則能如此,而四方以為綱矣。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維君 子使媚于天子。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于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 子命,媚于庶人。」

大全疊山謝氏曰:「媚于天子,愛君也;媚于庶人,為王愛其民也。」

《烝民》

天監有周,昭假于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朱注天之監視有周,能以昭明之德感格于下,故保祐之,而為之生此賢佐,曰《仲山甫》焉。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袓考,王躬是保。出納王 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朱注「王躬是保」,所謂保其身體者也。出,承而布之也。納,行而復之也。喉舌,所以出言也。發,發而應之也。

「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 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袞職有闕,仲山甫補之。

朱注《袞職》,王職也。天子龍袞,不敢斥言王闕,故曰「袞職有闕」也。

禮記

《表記》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于天下。天子 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諸侯勤以輔事于天子。」

子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順,則臣 有順命,君命逆,則臣有逆命。《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賁 賁。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緇衣》

子曰:「為上可望而知也,為下可述而志也,則君不疑 於其臣,而臣不惑於其君矣。」《尹告》曰:「惟尹躬及湯,咸 有壹德。《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子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慎惡以御民之淫,則民不惑矣。臣儀 行,不重辭,不援其所不及,不煩其所不知,則君不勞 矣。《詩》云:『上帝板板,下民卒』。」《小雅》曰:「匪其止共,維王 之卭。」

君毋以小謀大,毋以遠言近,毋以內圖外,則大臣不 怨,邇臣不疾,而遠臣不蔽矣。

淮南子

《主術訓》

夫臣主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厚,骨肉之親也,而竭 力殊死,不辭其軀者,何也?勢有使之然也。昔者豫讓、 中行、文子之臣,智伯伐中行,并吞其地,豫讓背其主 而臣智伯。智伯與趙襄子戰于晉陽之下,身死為戮, 國分為三。豫讓欲報趙襄子,漆身為厲,吞炭變音,擿 齒易貌。夫以一人之心而事兩主,或背而去,或欲身 徇之,豈其趨捨厚薄之勢異哉?人之恩澤使之然也。 紂兼天下,朝諸侯,人跡所及,舟楫所通,莫不賓服,然 而武王甲卒三千人,擒之于牧野,豈周民死節,殷民 背叛哉?其主之德義厚而號令行也。夫風疾而波興, 木茂而鳥集,相生之氣也。是故臣不得其所欲于君 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君臣之施者,相報之 勢也。是故臣盡力死節以與君,君計功垂爵以與臣。 是故君不能賞無功之臣,臣亦不能死無德之君。

性理會通

《歷代》

龜山楊氏曰:「天下之禍,莫大乎不明分;分之不明,由 較材程力之過也。」予觀韓、彭之亡,皆以此歟。蓋西漢 之初,高皇帝以匹夫起阡陌之中,一時名將,非屠販 亡命輕猾之徒,則里巷齠齔布衣之交也。其平居握 手,素非有君臣等威也。論其材力,亦豈足相過哉?天 下未平,而大者已王,小者已侯,皆連城數郡,一搖足 則秦項之爭復搆矣。漢方收民於百戰凋瘵之餘,而 臨諸侯王之上,凜乎其猶蹈春冰而常恐其潰也。故 疑隙一開,則葅醢隨之矣。嗚呼!是豈知先王所以維 持天下者哉?雖朝委裘植遺腹而不亂者,亦有名義 以正其分耳。故君君、臣臣而天下治,如將較材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