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卷目錄

 君臣部總論

  易經泰卦 否卦 臨卦 蹇卦

  書經虞書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商書太甲上 太甲下 咸有一德 說命中

  說命下 周書呂刑

  詩經大雅假樂 卷阿 烝民

  禮記表記 緇衣

  淮南子主術訓

  性理會通歷代 君臣

  大學衍義補敬大臣之禮

皇極典第二卷

君臣部總論

易經

《泰卦》

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 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 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本義《泰》,通也。為卦。天地交而二氣通,故為《泰》,正月之卦也。小,謂陰,大謂陽。大全丘氏曰:「天地之形不可交而以氣交,氣交而物通者,天地之《泰》也;上下之分不可交而以心交,心交而志同者,人事之《泰》也。」

《否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彖》曰:否之匪人,不 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 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 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象》曰:天地 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臨卦》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程傳二方陽長而漸盛。感動于六五中順之君。其交之親。故見信任。得行其志。所臨吉而無不利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程傳五以柔中順體居尊位。而下應於二。剛中之臣。是能倚任於二。不勞而治。以知臨下者也。本義以柔居中、下應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程傳君臣道合。蓋以氣類相求。五有中德、故能倚任剛中之賢、得大君之宜、成知臨之功。蓋由行其中德也。人君之于賢才,非道同德合、豈能用也。

《蹇卦》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程傳二以中正之德,與五相應,是中正之人,為中正之君所信任,故謂之「王臣。」雖上下同德,而五方在大蹇之中,致力於蹇難之時,其艱蹇至甚,故為「蹇於蹇」也。二雖中正,以陰柔之才,豈易勝其任,所以蹇於蹇也。志在濟君,於蹇難之中,其蹇蹇者,非為身之故也。雖使不勝,志義可嘉,故稱其忠藎,不為已也。

九五:大蹇,朋來。

程傳五居君位而在蹇難之中,是天下之大蹇也。二在下,以中正相應,是其朋助之來也。自古聖王濟天下之蹇,未有不由賢聖之臣為之助者,湯武得伊、呂是也。中常之君,得剛明之臣,而能濟大難者,則有矣。劉禪之孔明,唐肅宗之郭子儀,德宗之李晟是也。大全或問「大蹇朋來」之義。朱子曰:「處九五尊位,而居《蹇》之中,所以為大蹇,所謂遺大投艱於朕躬。人君當此之時,須屈群策,用群力,乃可濟也。」

書經

《虞書大禹謨》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 艱厥后,臣克艱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皋陶謨》

同寅協恭和衷哉政事。懋哉懋哉!

蔡傳君臣當同其寅畏,協其恭敬,誠一無間,融會流通,而民彝物則各得其正,所謂「和衷」也。爵賞刑罰,乃人君之政事,君主之臣用之,當勉勉而不可怠者也。

《益稷》

帝曰:「吁!臣哉鄰哉,鄰哉臣哉!」禹曰:「俞。」

大全孔氏曰:鄰,近也。君臣道近,相須而成。 《陳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