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朱全忠篡逆,楊涉為押傳國寶,使其子凝式曰:「大人 為唐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盍辭之?」涉大 駭曰:「汝滅吾族!」神色為之不寧者數日。涉又懲白馬 之禍,喪其良心,甘入六臣之列。凝式痛其父失節,託 于心疾,歷五代十二君,佯狂不仕,亦賢乎哉!

魏王裒嵇紹,其父死于非命。裒之父儀,以為司馬昭 安東司馬之故,因語言受害,裒為之終身不西向而 坐。紹之父康,以魏臣鍾會譖之于昭,昭方謀篡魏,陰 忌之,以故而及誅。紹乃仕于晉武之世,至為惠帝,盡 節而死。紹之事親,視王裒遠矣。溫公《通鑑》猶取其「蕩 陰」之忠,蓋不足道也。

《東谷贅言》:「孝子忠臣,代固有之。惟子能合父心,惟臣 能合君心者,為難能也。蓋有之矣,不多見也。是故執 友窮乏,濟以麥舟,范忠宣公之心,即父之心也;河東 未平,不望使相,曹武惠王之心,即君之心也。」

《耄餘雜識》:「伍員為父復讎,鞭平王之尸,于父則孝矣, 而以臣讎君不可也。夫員始事吳以讎楚,繼敗越以 報吳,員于時盍一死以下報伍奢于地下,是死于父 猶死楚也。孰與伏屬鏤之劍以死,是死吳也。即不死 而為蠡之去可也。然蠡可去,員不可去,員去楚而歸 吳。今去吳而他適也,其孰與之?惟有死之道而已矣。」 狂夫之言。夜間與客飲茶,客問曰:「事君事親同乎?」余 曰:「不同。陸績懷橘奉母,便謂之孝子。丁晉公獻大龍 團茶,蔡君謨獻小龍團茶,歐陽公驚曰:『君謨士人也, 何至作此事』。」錢惟演獻《洛下牡丹》,東坡詩云:「『洛陽相 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推此,則事君事親必有 分矣。」客曰:「此論殆為近來獻納與礦」稅發也,余不答。 長者言名利壞人,三尺童子皆知之。但好名之過,使 人不復顧君父世。有妨親命以潔身,訕朝廷以賣直 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筆疇》大抵與奸邪之人言論,當以忠君孝父平坦可 行者言之,慎毋以古今權謀智計啟其不正之心。 《遒徇編》:「孝者所以事親。」《大學》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天 地間有此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