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9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聚魁橋 在白鹽井,三元閣左,金家壩南。知府羅良信建,蜻蛉河從此北下。

姚安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姚安府治 ,在城東門內,無訟坊向南。元至順二年建。明洪武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重建。嘉靖間,知府趙良華、楊日贊修理。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煒重修,改建二堂及補

葺六房號舍

通判署 在府治左。按《州志》,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增修二堂及軒亭。

經歷司署 :在府內右。康熙七年,經歷張自昇改府治左,歲久傾圮殆盡。二十九年,經歷駱貞臣重建。

永盈庫 在府內

公館 在北門內,忠信坊府治後,舊屬姚安守禦所公署。康熙十二年,所官千總胡起鳳及十伍軍頭人胡景淳、羅萬象、呂增受等公建。後所官裁,署存。康熙二十八年,知府丁煒詳將此署改為駐節之所。

姚州治 ,在府城西門內禮義坊。明洪武十七年建。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土州同高慧重修。後改為守道公署。道裁,署仍歸州。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州胥琇重修。

吏目署 舊在州治東

土同知署 :在北門外。

土州同署 :在州署東。

駐防把總署 在府署西。

常平倉四廒 在州署東。

兵糧倉 在州儀門內

府倉 在府儀門內

普糧倉 在普淜汛

養濟院 :在東關。知府吳嘉祥遷建。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擴修。

漏澤院 通判高峋置買義壟於西山。康熙五十年,奉檄擇空閒官地於東山等處。

外州縣

大姚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二十八年,同知高賢建,知縣謝于教增修。按《縣志》:「土官知府高賢建,置大堂五間。邑宰何起鳳建縣及六房,吏書舍、典史衙,又置囹圄於儀門外右。」 嘉靖九年,知縣周賢建旌善、申明二亭於縣門左。今廢。典史署 在縣治左。

白鹽井鹽課提舉司 明洪武十六年建。嘉靖間,提舉司劉璣,萬曆間,提舉司劉元泰增修。鹽課司 在提舉司署左。舊制,巡檢司五:一在三窠關,一在前場,一在普昌,一在普淜,一在白鹽井驛,一在普淜。今俱廢。

守禦千戶所 在府城

皇清順治十六年,改為千總。康熙六年裁。今改為行。

永豐倉 在縣堂左隅

彌興倉 :距縣一百二十里。

滿海倉 距縣三十里

破寺倉 距縣四十里

養濟院 在南門外

姚安府學校考        通志

本府

姚安府儒學 在府治南。明永樂元年建。嘉靖中,知府王鼎、吳嘉祥、楊日贊相繼建堂齋、門舍,鑿泮池。二十八年,知府趙澍建啟聖祠。萬曆十七年,知府周希尹建尊經閣。二十九年,知府楊應霈重修。四十七年,分守道李忠臣移明倫堂於尊經閣前,移。

文廟於明倫堂前。其經籍祭器、皆備。兵燹後無存

皇清康熙五年,知府林本元、教授王肅修。二十二年

旨郡邑重修。知府任道立、知州王治國葺廟廡,立坊。

表二十九年,知府丁煒倡同知胥琇捐俸修建,廟制聿新。按《州志》:「康熙五十年,坊表傾頹,宮牆倒塌,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掄修葺,宮牆崇煥,丹堊可觀。」 至明倫堂,原知州王治國建,因規制狹隘,康熙四十四年訓導張士弘署教授事,同諸生改建,規模可觀。教授尹樂善贊修,並建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