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肇慶渡 :距縣一百九十里。

黃村渡 距縣九十里,新興交界河。面闊八十餘丈。向例上臺行部,責令附近之民搭造浮橋,為費不貲。康熙元年,欽差大人及藩院將軍、提鎮各兵馬西巡,適洪潦暴發,知縣呂鼒雇船鎖成浮橋,大兵經行若履平地。事畢,建議設置渡船一隻,另設幇駕四隻,雇夫撐駕。無事資民濟涉,有事乘送兵馬往來。

巡司河渡 距縣一百餘里。康熙元年,呂鼒設置渡船一隻,幇駕四隻。西寧縣:

文昌橋 在東門外一里。明萬曆四年建,造後潦水衝卸,知縣林致禮修復,尋被火,改于天妃廟前,又圮。萬曆辛亥年,知縣蘇至卿捐俸一年,倡義砌石。康熙庚戌年,知縣王鉞查蘇祠田租,改為「陰橋。」 大利形家云。

回龍橋 在東門外半里。

廣濟橋 在縣東扶獨村,距城十里。

太平橋 距縣十六里,地名下城峒。明萬曆十九年,潦水衝卸。傳有異跡,行人病涉。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曹鐘浩「捐俸一百兩砌石。」

平政橋 在南門外一里。康熙五年,知縣趙震陽捐俸二十兩砌石,用大木成輿梁,尋圯。康熙十二年,知縣王鉞捐俸倡義,議砌石如文昌橋,而難其匠值。又聞堪輿家謂「天關宜開」 ,故止之;轉議買田置渡,為往來永便云。

接龍橋 在西門外半里。

利涉橋 在東門外大峒水口,距城五里。吳公橋 ,在都城知縣吳道遠建。

肇慶渡   。德慶渡   。都慶渡。

佛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