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嘉靖十二年,知縣何澄重修城牆,并浚外壕。四十三年,大羅山賊遊劫鄉村,時重臣督兵征勦,知縣李繼芳犒師,城池賴以保全。萬曆間,知縣侯應爵、林文豐、吳邦俊相繼重修。崇禎十三年,知縣蔣明鳳增高五尺。

皇清康熙二年,東方城房傾卸七十五間,知縣裘秉。

鈁修復,并重建東南二門城樓池。周城深一丈五尺,闊二丈。

翁源縣城池 ,周圍四百六十七丈,高二丈二尺。元末,山寨譚清據今縣治,築土城。明初因之。天順六年,通判杜宥、知縣程振砌以磚石,於城外浚壕。成化三年,知縣陶鼎於東、西、南三城門上,建樓三座。十年,知縣吳政建敵樓二十一座,串樓四百二十三間。十三年,知縣宋經改修敵樓為望樓。典史明彝於城壕外築「《子城》,今廢。」十六年知縣顧節、正德十一年知縣黃銘、主簿顧蘭、嘉靖十一年知縣傅雲,俱重修。二十五年知縣侯仁、三十二年知縣金曰於東、南、西三城門外,砌月城。萬曆四十年,知縣萬應奎重修。崇禎十一年,知縣朱景運「重建南城樓一座,修東、西城樓二座,增高三門月城二尺,併全修」串樓四百五十三間,敵樓一十四座。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李寧和建「拱北」、「制勝」二樓。康熙

四年,知縣翟延祺重修。池周於城,闊二丈,深半之。

三華鎮城池 周圍二里,高一丈四尺。池周於城,闊一丈五尺,深半之。明嘉靖末年,賊首官祖政倡亂平之。至隆慶間,餘黨張廷光等復熾。壬申,南贛軍門李崇提兵討之,凱旋,題請建鎮以善後。原立官兵三百員名,添設縣丞專管。後奉裁,以主簿帶管,兵數陸續裁減。

皇清設有「韶鎮」兵五十名、本縣兵二十名防守。

英德縣城池 ,周圍一里有奇,長三百四十八丈,高一丈三尺。按舊《志》,創始於宋,廢於元。至明初,僅存八十餘丈。天順五年,知縣杜宥重修。七年,復築外城。成化二年,城樓火。次年,守備指揮汪寧、知縣傅寧,重創西南門樓,并串樓一百六十餘間,角樓五座,鼓樓一座,砌垛口,浚城壕。後知縣丘策築欄馬牆。弘治間,通判熊鑑周城開馬道六尺。正德元年,知縣林克洪用石砌二城門,學士黃諫「記。」 嘉靖二十五年,東城串樓火,知縣陳維賢修復。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湛廷詔起垛樓四處,以便巡警。崇禎十一年,知縣吳永澄兩修,加高厚,有《記》。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楊柱臣捐修西南二城門敵。

樓二座池西北約百餘丈,東南臨江,無壕堤。

韶州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曲江縣附郭。

遇仙橋 在西門外。上通瀧水,接楚之宜章。宋天聖間,殿中丞陳宗憲建。慶元五年,提刑陳刪定重創橋曰「慶元。」 嘉泰四年,提刑陳靴更名「嘉泰。」 元末橋廢。明成化間知府詹雨、弘治間知府錢鏞、嘉靖間知府陳雲松俱重建。嘉靖十八年,知府符錫更造方舟六十二,翼以扶欄,表以綽楔。東曰「平政」 ,西曰「濟川。」 又建燕譽樓於津口。嘉靖二十六年,知府陳大綸夢遊芙蓉山,次日登山,果見一人修煉。詢之云漢康容,隨隱身不見。後重建橋成,請名,大綸即題云「遇仙」 ,有詩。是歲始稅商舶,其額每年三千一百四十兩。後因時盈詘,增減不常,舊屬府廳就近接管。

皇清仍之。至康熙九年,內奉、部差專理,而榷政始有。

分司矣橋每為水衝。順治中,巡道林嗣環重建,有記。未幾,復壞。

小明橋 在城南湞水東,明正德十一年重建。「青石橋 」 ,在河西待渡亭西。

永安橋 在玉田都。明嘉靖二年建。

嘉定橋 「在河西,明天順五年建。」

鐵罏步橋 :在城北七十里。

大石橋 在城北三里。路逕險仄。康熙十二年,知府馬元捐俸闢路重修。有《記》。

《綿普》石橋 :一名「泰定橋。」 在城北三里。

林橋 在城西,明成化四年重修。

羅塘橋   、蕩板橋   、嶮頭橋 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