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學重建,祀唐義士張扦。

馬王廟 在縣南。馬殷、馬希範父子有功於邑,立廟祀之。

三閭祠 ,在邑城西門外,背城面㵲。楊公祠 去邑四十里,在托口,祀青木楊公,托市人。

東嶽祠 在邑城東

公安祠 在邑城東門外二里。

麻陽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知縣蔡心一建,後毀。康熙九年重建。

社稷壇 在縣北,亦蔡心一建。

邑厲壇 在城北

城隍廟 在城西街,「宋熙寧中建,明成化七年修,萬曆十六年復新之,歲久傾頹。」

皇清康熙八年,復修建前宇、後廳,規制悉《備單》。

關王廟 「舊在城外東,知縣朱瓚建。萬曆十一年,知縣蔡心一改建於南門外。後因水漲,萬曆三十二年仍遷建於城東。」

南嶽廟 在城外西南

飛山廟 舊在城外北,頹壞,移像於北闕樓上,後仍遷建城北。

水府廟 舊在城東河下,後燬,遷於南門外。面山臨水,亦勝境也。

伏波廟 舊在河東南岸山畔,祀新息侯馬公。景泰初,知縣李讓重修。萬曆間,為水衝塌,縣令王啟光遷建於河東之迴龍山,至康熙二年重修。

五顯廟 在縣前街,宋、元時建。明萬曆十三年修,康熙五年重修。

文昌祠 在文廟右

武侯祠 :在城內東街,知縣黎九皋建,後燬,移祀於關帝廟後。

懷忠祠 在學東,知縣余夢呂建。

「四節祠 」 舊在錦水岸,尋壞,縣令余《夢呂》建於河東岸。

才烈祠 祀節婦黃氏。明崇禎四年,知縣洪化行請建。舊在城西隅住宅,後燬。今即於其舊址設壇祀之。

寺觀附

本府。沅陵縣附郭。

報恩寺 舊名天寧。萬壽寺,在治東,其址為「天寧山」 ,宋紹興中改是額。

三峿寺 在縣城東二里三峿山,唐貞觀初建。普安寺 在縣治東,元大德中建。

浦峰寺 在縣城西南二百四十里。宋元祐中建。

廣福寺 :在縣治東,去郭十里許。其地俗名「和尚洲」 ,守道陳還沖募造浮屠七級。

龍興寺 去縣治二里許,唐貞觀二年建。元妙觀 舊名紫極宮,在縣治東北。宋至道初改「天慶」 ,明武洪中重修,改今名,有唐明皇銅像。北極觀 在治東,舊名「開元」 ,明洪武中重修,改今名。

瀘溪縣

廣福寺 在縣治右畔,明萬曆元年建。

三峿寺 在縣南浦市村,宋嘉定中建。後因水患,遷江東岸,改為「浦峰禪寺。」

延禧觀 在縣治北。明嘉靖間重修。

香爐庵 在縣治北三里許。峰巒聳翠,林木陰翳。嘉靖甲午年建,構「元武殿」 於上。俯瞰江流,遠覽山色,亦足奇也。

崇善庵 在縣治南六十里。正德中建,隆慶初重修。

興隆庵 在縣治南六十里,洪武七年建。觀音閣 在縣治西。

元天殿 在邑西羊橋山巔,有龍池。萬曆癸未,居民禱雨有應,刱真武廟祀之。邑人許廷用有《記》。

辰溪縣

廣恩寺 在縣南四十五里五峴山下。宋淳熙七年,更名「廣恩。」 元至正甲寅,改遷於邑西觀音山下。

瞿柏慶寺 在大酉山下,宋元豐八年建。大酉觀 在縣南大酉山下。宋祥符間命封《善卷先生》。

漵浦縣

普化寺 在縣東。宋初建,元末燬,明洪武間復建。有三洞:雲洞、懸洞、顏洞。呂洞賓寓此。上設一橋,扺舒德源之界。

廣福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舊名「聖壽寺」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