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熙寧中,與普化寺同建。紹興中,改今額。

景星觀 :在縣治東門外。

觀音閣 在縣東普化寺左,洪武初建。

沅州

報恩寺 即古「報恩光孝禪寺」 ,在城西南隅。宋熙寧間建立,明嘉靖間重修。萬曆戊申,僧本尊建觀音閣於東,本惠建藏經閣於西,更立儀門、天王神殿。後立公館三間,僧房百餘間,兵火後悉毀。

皇清康熙間,僧瑞靈重建《藏經閣》於正殿後。

慧慶寺 在東門外,宋紹熙元年建,萬曆間重修。

鴈塔寺 在古臺山,明萬曆間建。前為佛殿,後為耀文書院。塔前有四望樓,可供登眺。丙午,知州趙瑞益給田一區,以供香火。

大佛寺 ,在河西黃甲街西隅。明隆慶間建「景星寺 」 ,先止一小庵,至萬曆丁亥,重修殿宇,山頂建大觀亭,夾道皆松。明末毀。今改小殿,僧寮數間。

古壇山寺 在鴈塔寺右,今廢。

龍頭寺 在城西二十里,宋紹興間建。

彌陀寺 在城東關外

元妙觀 即古「天慶觀」 ,在城西南隅,宋紹興二年建,明成化間重修。崇禎四年重修祖師殿於左,玉皇閣於後。

佑聖觀 即「高貞殿」 ,在衛治前,元至正間建,明正德間修。

水星觀 在北門外

慶雲庵 在東關外塞馬坡,今廢。

龍興庵 在黃甲街口

白雲庵 在北關外五里,久廢。

觀音閣 在北門月城外。

黔陽縣

普明寺 在縣治東龍標山,宋熙寧中建。勝覺寺 在城東九十里廣福山,宋祥符間建,有魯班仙跡。

觀音寺 ,在安江福聚山,宋熙寧中建,今廢。長安寺 ,在安江。

歸化寺 在城西四十里碧崖山,宋熙寧中建。淨化寺 在神鄉洑水象牙山,宋熙寧中建。元靈觀 在縣治北,宋大觀間建。

雙江道院 在雙巖南岸,宋大觀初建,今廢。盤龍庵 過江西南五里,因崖為室,中引清泉,建堂數楹。

龍泉庵 在縣東二里。形如伏龍,下有石泉,涓涓不竭。今廢。

鰲山庵 在城東三里,又名「水口。」

碧泉庵 在城東北五里清水塘。

臨江閣 在城東八十里屏風巖。里民鑿石成路,行者便之。倚巖建閣,極其危險。

麻陽縣

同天寺 在縣西,宋熙寧間建。

湖山寺 在城東河岸山巔,明正德間建。後火於兵,止存前一小殿。

皇清康熙乙巳年,鼎建後殿一重,祀《觀音大士》,左面。

山額曰「景竹軒」 ,右面水額曰「瞻淇軒。」 水竹相映,極其閒雅。

玉華觀 在縣南,明洪武中建。

鎮陽宮 在城外北山巔,萬曆十八年建。明末兵燬,止存後殿,以祀真武。康熙丁未年重建。

辰州府驛遞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沅陵縣附郭。

江口水驛 在府治西二百四十里。洪武初建。北容水驛 ,在縣東五十里。隆慶六年改建「結灘。」

辰陽馬驛 在縣治江南。洪武中,建「怡容水驛」 ,今併於此。

馬底馬驛 在縣東南六十里。洪武中建。界亭馬驛 ,在縣西南二十里。永樂十四年建。武溪水驛 ,今併於縣。

船溪馬驛 在縣南三十里。洪武中建。

瀘溪縣

武溪水驛 在縣治東。隆慶元年,知縣曾倬條陳便宜,奏裁之。原設站船四隻,水夫十八名,每名額編工食銀七兩二錢。今驛巳併於沅陵,而大差不絕。

船溪驛 在縣治南三十里。洪武中建,天順中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