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惠人橋 在龍山鄉

馬巖橋 在安福鄉

縣市石橋 ,東曰「新橋」 ,杜橋,西曰「白塔橋。」 西硎橋,橋邊舊院有白塔,故名。

蜀溪橋 在威平寨西北五里。

馬踏橋 在縣東一里。相傳昔有仙人騎馬過此,故名。

細橋 在縣西半里

軒駐橋 在縣東五十里。

東溪浮橋 在縣東五里,今廢,易以船渡。桐橋 ,在縣南十里。

龍澗橋 在縣東北五里。

惠濟橋 在縣西八十里,即錦溪橋。按《通志》,在縣西十八里。

武安橋 即宋西硎橋,邑人洪本美重修。聚星橋 在縣南五十里太平鄉。相傳宋時有邵姓五人相繼登科,故名。

魁星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知縣汪貴建,以其地有「魁星石」 ,故名。

馬坡橋 在港口鎮北五里,知縣汪貴建。按《通志》,「在縣南十五里。」

平水橋 在文源二十里。知府朱暟、通判劉永寬建。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溪流峻急,府縣創設木橋。」

仙人橋 在邑西八十里。

東濠橋 在縣南十里

五龍橋 在縣東北五里,旁有五龍廟,故名。沙溪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渡市》。

沙湖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因湖名。

三會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舊有三會寺,故名。青山橋 ,在胡村,商輅建,方良臣移橋於山下。青雲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宋進士胡棨建,孫胡坤修。按《通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萬花橋 在縣西七十里萬花谷口。邑人徐楚建,中書舍人吳《瀛書》。

虹橋 在縣西七十里

龍溪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鳳山橋 在縣東七十里潭頭。里人何夢溥重建。

佘坑橋 在縣西宋村

雲源橋 在縣西四十里。

端口橋 在縣東進賢鄉。邑人方子謨建。里仁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俗因沙漲,呼「沙渡橋。」

太平橋 在縣前市心街。一名「狀元橋」 ,一名「文明橋。」

富溪橋 在縣西富至渡。

通濟橋 在縣西八十里。

端平橋 在縣東

雲峰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太平鄉。雲村。安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妥橋。」

陸公渡 在塔航,乃商民經行之處。昔雖有私渡,每每索勒。明萬曆三十六年,推官陸捐俸一十二兩,置買民田三畝,以充渡夫工食及修船之資;仍立碑於埠,以示遵守。鄉人稱曰「陸公渡」 云。

青溪渡 在邑南,今有浮橋。邑人徐楚有《青溪古渡》詩。

召石渡 在縣西十里龜石山。

安溪渡 在縣西五里

息航渡 在縣西三十里。

雲溪渡 在縣西五十里。

富至渡 在縣西五十里。

東溪渡 在縣東三里

賚爵渡 在縣東十里

港口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靈祐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茶園渡 在縣東五十里。

小溪渡 在縣東六十里。

厭口渡 在縣東六十里。

橫山渡 在縣安福鄉

進賢渡 在縣東北二十里。

塔航渡 在龍山鄉

茶園渡 在安福鄉

桐廬縣

水關 在縣東二里桐江口。

浮橋關 在縣北五里

柴埠關 在縣東南二十里。

寶慶橋 在縣南三十步。宋嘉定年,縣令趙汝憚建。橋成,適改元寶慶,因以名之,俗呼為「縣橋。」 錢家橋 在縣東,俗呼為「徐家橋」 ,因徐姓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