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鶴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燕山 在縣東三十二里。宋氏世居其巔。羨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山勢峭拔,數洞相聯,水從龍口下注石盆常滿不溢。

蔗山 ,在縣東北四十一里。

東山 在縣西五十五里。圓整雄秀。

龜鶴山 在縣東五十里茶坡溪南。

蜜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岩石瞰江,人跡罕至。並桃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樂安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

馬巖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有巨石崛起,如馬首昂然,旁有銀屏石。

蜀阜山 ,在縣之西六十五里。

「照山 」 在蜀阜之前。

《桃屏山 與照山》相連,如一桃實。

都督山 在縣西六十里。舊為新都郡新安縣。芝山 在縣南七十里,桐廬、清冷,山之支也。尹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梓桐源山上有庵。兩峰南峙,跨一石橋,倚一石人。旁有石室,中列石碁,天然奇怪,不可名狀。

岐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石門徑內,山勢矗拔。吳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上有仙姑洞、子胥祠。擔鹽山 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

東泉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名覆船鳳山 。一在縣東北安樂鄉,一在縣西北永平鄉。

南來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重坑山 在縣東八十里。

靈巖山 ,在縣東北六里。周迴十三里。

蛟峰 即龍山靈岩是也。

「狀元峰 」 名「魚口峰」 ,正對儒學櫺星門。

蒼虯峰 在縣西,與東山相對,照山之子峰也。烏石峰 在縣西六十五里。山頂一石,形如烏立。

百桂峰 在縣西七十里。綿亙雄峙,香桂叢生。虎峰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渡市東西兩岩蹲踞如虎。

梅花峰 在縣西南三十里,秀峰五出,若梅花。紫蓋峰 在縣東南七十里。山腰微瘦,上旁拓形如擁蓋,紫雲常繞其上,因名。

金紫峰 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二千餘丈。雙柏、真塢二嶺 ,在縣東二十里,遞舖必由之路。

赤石嶺 一名「和尚嶺」 ,在縣西六十二里。方壺嶺 在縣西七十里。

登雲嶺 在縣西六十五里永平鄉。舊名「黃泥嶺。」

佛嶺 在縣西八十五里。相傳有大佛現嶺首,鄉民因塑像立庵。其前峰一名「道士尖。」

白鶴嶺 ,在縣東北一百里。

銅嶺 在縣東七十里清平鄉。

燕石巖 ,在縣西十五里,石室可坐十餘人。靈巖 ,在縣西九十里何村口。

保安巖 在縣東北六十里。一名「玉筍峰。」 小溪巖 ,在縣東六十里。怪石巉巖,水陸行者皆畏其險。

清風洞 在縣東十五里牌嶺路旁,舊名「風穴。」 仙居洞 ,在縣東三十五里,連十數洞,皆有一竅相通。

靈巖洞 在縣東五十里青溪鄉。

仙女洞 ,在縣東北六十里,洞口有仙女祠。乳洞 ,在縣西六十里。洞源莫測,泉淄凝結似乳。

鶴跡石 在縣東二十里。石高五丈許,上有鶴跡,長徑尺有餘。

碁石 在縣西龜石下,布列溪中,宛如碁局。虎石 在縣西三十里。山有二石,一如虎踞,一如鷹揚。

筊杯石 在縣西七十里,黃江潭界上。

魁星石 在縣東北五十里。世傳星隕所化。「龍眼石 」 在縣西七十里梓桐鄉。石壁上對裂二眼如點漆,微泉滲出。

金雞石 在縣東四十里,如金雞狀。

新安江 一名青溪,在縣西,接石港。按《縣志》,「源自浙嶺,從歙而合流蜀溪。」

東溪 在縣東二里,合《巽齊》水而會于青溪軒。駐溪 ,在縣東五十里。相傳漢方儲乘鶴軒至此登舟,鶴軒常駐此,後人立廟溪上。

小溪 ,在縣東六十里。青溪之委流。

東源水 ,在縣東北二里。

遂安港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