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會明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僧無盡重修常田寺 在儒行鄉四十五都。唐太和中,僧如岳開基。宋治平間,僧慧遠重修。元季兵燬,明洪武七年,僧度祥再建。

奉聖寺 在延福鄉。《舊志》載「為靈嚴寺分派。」 濠源寺 舊名新興院,在儒行鄉。巖麓清曠,煙樹扶疏。

延福寺 在縣治三十里坊廓鄉。

崇先寺 在淳化鄉,距父山祠一里許。

福田寺 在安平鄉四十二都,不詳其始。考諸鐘簴,為《至正紀年》。南禪寺 在淳化鄉富田市。按龍溪山南禪寺,白玉蟾曾居於此。

興善寺 在第二都。宋治平間,僧寂蘊鼎建。舊名永壽山。元季燬。明洪武二年僧善良重建。明心院 在第十一都白沙。宋開寶三年,僧志明建。天聖間,仁宗賜御書「大雄寶殿」 四字。寶祐間復賜「明心之院。」 元至正間僧正淨重修。明洪武二年僧天然重建。

北興寺 在二十七都。宋開寶間,僧了一建。咸淳間,僧敏師重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五年,僧至貴重修。

迎福院 在二十三都。南唐時,僧一中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十年,僧伯圓重修。

天賜寺 在七十七都。唐儀鳳間,僧友雲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永壽重修。

永寧寺 在十七都吉塘橋。唐會昌間,僧友雲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崇德重建。

新興院 即錢富寺一十五里錢富桂林山。宋乾德間僧智聰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十年僧泰恩重建。

建安院 在五十都。唐昭宗時僧半雲建。元延祐間僧愚寬重建。明洪武三年僧如海修。龍安院 在二十都。唐貞觀間僧性一建。元燬於兵。明洪武三年僧聖惠重建。山下有泉,龍窟在焉。歲旱禱之即雨。

祗陀寺 在十八都。舊名「白竹」 ,即聖隱山,高唐東雙江之間,肇於唐貞觀間。寺環十八塘。金峰院 在十九都銅溪,舊名菩提寺。宋大理寺丞劉襄見溪上兩峰環秀,形如鳥窠,遂遷寺以居嚩囉尊者,掘地得金佛,因改今名。福壽寺 在永和上五里。

天寶院 在水東來蘇坊。唐至德間,南陽黨子谷惠忠禪師建,今廢。

大德寺 在第一都教場。後唐開元間,僧祖真建,號「寂照山。」 元僧淨觀重修。明洪武五年,僧竹漢又修。

珠琳寺 在瑞華山麓

龍集寺 ,在河東,周益國呼為「龍慶寺。」 寺倚大雲山,即清源山之右肩下腋也。唐時僧言師建。元至正間,僧元鏗修。元季燬。明洪武二年,有了智者大修之。正統甲子,僧惠滿重修。

東源寺 真君山後,畫眉嶺之左,不詳所始。寶壽寺 距城二十里,平巒疊巘,長松蓊鬱,殿閣隱樹,裡左鐘樓巋然,勢出林表。

因果寺 一曰「院」 ,在儒林鄉四十三都。時有僧元感來自浙江,因愛其地清曠,乃卜築焉。廣福寺 在儒行鄉六十三都,宋乾德二年僧東師建。元祐間僧自牧重興。

義果寺 在桐樹坪。明崇禎末年廢。

皇清順治壬辰,僧德烺募修,越明年,頓還舊規。

永樂寺 在四十九都葛田。唐天祐間,僧日成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五年,僧泰登重興。

皇清順治間,僧智林豎「大士閣」,加於舊規。

靈嚴寺 在五十一都李塘瑞慶山。唐天寶間僧海師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德安重興。永興寺 在安平鄉。唐貞觀初年為國師康大士敕建。

法興院 在儒行鄉十二都。唐會昌間,僧虛白建。宋咸淳,僧謙師重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十年,僧與道重建。

龍福寺  、惠慈院  、《善生院》。

吉祥寺 在安平鄉四十一都。

方廣寺 ,在水東華蓋山三里。寺創於唐,萬壽寺 ,在北門外。

西塔寺 舊作院,與南塔相鄰。

龍須塔院 在水府廟北。

元妙觀 在城內,東晉開基。唐開元中為紫極宮。宋祥符時為均慶觀。天禧中改「天慶元」 ,至元始易今名。

高明宮 ,在府治演武場後真君山上。相傳許